河南省豫北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李津 田京生 钱建军
1、前言
Coolbst纤维是仪征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H”型截面的功能性涤纶纤维。其纤维性能有:吸湿快,导湿快,蒸发快的特点,制成的服装能迅速调节对人体热湿平衡,特别适宜运动服、军服和夏季服装的制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我公司03年10月在东华大学的帮助下,选用FA502A细纱机,使用WRCD75胶辊和WRA8110胶圈,对Coolbst纤维与细旦涤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Tc/Tx/R13.1tex)进行试验性混纺,不但一次试纺成功,而且成纱各项质量指标均好于乌斯特(97)公报50%的水平。
2、Coolbst纤维的特性
纺织品的穿着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舒适性的内涵较广,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感舒适眭。
目前的纺织技术,接触舒适『生和压感舒适性,一般在纺纱和后处理过程中,都能基本解决。而热湿舒适性,是指人体过度能量的散发通过皮肤的呼吸进行的,其表现形式是向周围环境散热和散湿,纺织品的作用是人体与环境的中间体,其在人体皮肤的呼吸过程中起到媒体作用,即在寒冷时对皮肤起到保温御寒作用,在炎热时帮助皮肤快速排出热量和汗液。所以为解决热湿舒适性。世界各大化纤公司都相继开发出了异形截面涤纶纤维,以通过纤维侧壁开设沟槽来提高热湿效应。
Coolbst纤维是经过改型的功能性涤纶纤维。其截面具有“H”型特征,使纤维与纤维集合体具有较强的毛细效应,有优良的气态、湿气透过性能和液态、汗液传导性能,是一种干爽舒适的功能性纤维,具有吸湿快、放湿快、导湿快、蒸发快的特点。叉由于Coolbst纤维截面为异型,故其抗弯性能优于其它圆形截面纤维,消除了圆形截面纤维织物的粗硬感,使织物更加蓬松,手感舒适。
3、Coolbst纤维混纺织原料配比及对工艺的要求
3.1Tc/Tx)13.1tex原料的配比
Coolbst涤纶纤维(TC):1.569dtex×38mm 混用比例55%
细旦涤纶纤维 (Tx):0.89dtex×38mm 混用比例15%
粘胶纤维 (R): 1.67dtex×38mm 混用比例30%
3.2Tc/Tx/R13.1tex对工艺的要求
Coolbst纤维是普通纤维的改型纤维,细旦绦纶纤维的截面直径为0.89dtex,其纤维基本性质还是保持了普通涤纶纤维的特性,只是部分纤维功能得到改进和提升。所以,细纱纺纱工艺的选择,基本按普通涤纶混纺的工艺要求,满足“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配备优质适合涤纶混纺的纺专器材专件。
4.WRCD75胶辊、WRA8110胶圈的特性
4.1wRCD75胶辊的特性
该胶辊为普通双层胶辊,色泽为深咖啡色,表面硬度为邵氏A72°±3。
涤纶纤维长度38mm,无杂质。所以纺纱工艺要求重加压,摇架压力一般设定为14×10×14kg双锭。WRCD75胶辊表面硬度为邵氏A72°±3,经1:3比例的涂料处理后,表面不但具有“光、滑、爽、燥”,而且重加压后,对纤维握持力大,压塑变形回复快,纺纱过程中不缠不绕,对温湿度变化影响大等优点,基本能够满足Coolbst纤维混纺纱的纺纱要求。
4.2WRA81 10胶圈的特性
该胶圈外黑内紫红为双层结构,表面硬度为邵氏A68°±3。
由于其产品外层配料以新型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主体,具有压缩变形和热变形小、强度高、.回弹性优异等特性。所以胶圈对须丛表面包围状态好,钳口密合性好,特别有利于须丛稳定牵伸。符合Coolbst纤维混纺纱的纺纱要求。
5.Tc/Tx/R13.tex成纱质量指标
5.1细纱机型和纺纱工艺的选择
FA502A细纱机是经过改造的机型。
纺纱专件选择如下:
摇架型号: YJ2—120
罗拉凳: R2P
下 肖: T型
胶 辊: WRC—D75
胶 圈: WRA一8110
工艺:按照涤纶混纺纱工艺要求,采用“低速度,大隔距,重加压,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
摇架压力: 14x10x14kg双锭
前罗拉转速: 197r/min
罗拉隔距: 18x35
后区牵伸倍数: 1.25
5.2Tc/Tx/R13.1tex成纱质量指标
Coolbst纤维绲纺纱要求细纱车间相对温湿度为63%左右,下表是TC/Tx/R13.1Tex的各项成纱质量指标
Tc/Tx/R13.1tex成纱质量指标

上表成纱质量各项指标与乌斯特(97)公报涤纶混纺纱质量指标相比,各项均好于50%水平。而且织造过程也没有针对纱的质量提出问题。这次功能性涤纶纤维混纺纱Tc/Tx/R13.1tex的开发成功,wRCD75胶辊、WRA8110胶圈可以说功不可没,没有WRD75胶辊优质的表面纺纱适应性和WRA8110胶圈稳定的对须丛表面包覆状态,就不可能使Coolbst纤维混纺的顺利开发成功。
6、结语
在Tc/Tx/R13.1tex混纺之前,我公司技术人员已经对Coolbst纤维和细旦涤纶的物理特性和可纺性与东华大学的教授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探讨,制定了多种纺纱工艺。所以,我们才决定按Coolbst纤维和细旦涤纶的物理特性,选用FA502A细纱机和WR-CD75胶辊、WRA8110胶圈.经过试纺证明wRCD75胶辊、WRA8110胶圈上车后不但不缠不绕,纺纱适应性强。而且成纱毛羽少,非常适合纺涤纶混纺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