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纺机网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无锡站   CITME+ITMA   cantontex   shtex    纺机搜索   工博网
纺机网LOGO

纺织机械门户

 
高新科技改造纺织材料质量检测
 
发布时间:2004/8/10 18:58:00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在党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纺织工业经历了资产重组、优化组合,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纺织材料质量检测、监督和保证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果,近年来制、修订了一大批能适应国内外贸易需要、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纺织材料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检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材料质量、开拓和发展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基础。
但同时必须注意到,国外高新科技在纺织业中的应用,纺织科技、纺织材料质量检测技术(以下简称纺织检测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态势迅猛发展。因此,了解和分析国外先进纺织检测技术的水平和特征,找出我国的差距,在结合国情实际和需要,消化吸收他人之长的基础上,制订我国以高新科技提高纺织检测技术水平的路线和计划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 国外现代纺织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高速度、大容量、自动化测试的技术路线已成为发展方向的主流。这是由于纺织材料性能离散性大的特征,要求每项测试有相当大的样本容量才能获得代表总体性能的测试结果。例如单纤维或单纱强力必须有数百上千次测试等等。只有走自动、快速测试途径,才能与当今经济、高效、信息化要求相适应。当然,另一种是利用高新技术,改变检测机理,尽量在一次测试过程中扩大样本容量。例如采用电容、光电、气流等检测技术测量集束纤维的长度、强力、细度等。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成果是不胜枚举的。大容量棉花品质测试系统HVI900,HVI900A现已有1100多套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可称是成功的典例(900A比900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而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和激光式羊毛直径快速测试仪FDA都是采取快速单根测试技术。由于它们能快速提供更详尽的个体和分布数据,以弥补总量的不足,亦有相当实用意义。目前AFIS共有430套在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他还有赛洛蓝(SIROLAN)快速、大容量羊毛测试系统、CSIRO式毛丛长度、强度测试系统。而Uster Tensojet高速自动单纱强伸仪每小时可自动进行3万次拉伸测试,达到同类型前所未有的高速测试水平。
2.计算机应用不仅提高单机自动化水平,扩大了测试指标内容,而且通过多台仪器联机,对各项指标自动综合分析,从而全面判定试样性能并为工艺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预测提供有价值信息,这已成为纺织检测技术发展的潮流。例如Uster HVI900系统由于经联机数据处理,可预测棉样成纱后的品质指标或缕纱强力。又如Uster公司计算机智能软件开发已在原条干仪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到实验室专家系统,棉条专家系统,环锭纺、转杯纺、络筒专家系统等,在预测产品质量、分析故障原因,提供产、质量数据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此外,纺织检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工作亦已有初步取得满意应用成果的实例,有无限发展前景。
再如,澳大利亚推出的FAST织物低应力条件下物理性测试系统,虽其结构并不复杂,但四台单机经与同一计算机相联,不仅最大限度简化了仪器结构(均由同一台计算机进行测试过程控制)、操作简便,而且测得结果综合于同一“标尺”汇总打印输出,直观性强,便于判定比较。英国詹姆斯-黑尔公司生产的MEGASOL500型氙气弧光灯日晒及气候色牢度仪采用先进的“视窗软件”,内设50种国家级和世界性测试参数标准供用户直接采用,摒弃了传统繁琐操作方法
3.高新检测科技应用有了新发展
高清晰CCD(电荷耦合器件)成象检测技术应用于纱线外观测试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劳森汉姆费尔公司推出EIB电子测板系统,可在纱速100m/min条件下测试0.5mm纱段的直径,分辨率达到3.25μm,这样可模拟黑板条干分等分级,与人的视觉相通,综合条干、毛羽、粗细节等指标,预测织物表面效果,代表了今后纱线条干检测的新方向。
激光快速检测分析毛纤维直径(FDA)仪已在全自动喂送、测量、数据判定处理、统计分析显示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性进展;而显微光学放大、投影、摄象、图象处理分析仪(OFDA)更是集各项先进检测分析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动仪器。英国SDL公司的全自动快速粘性棉花热探测仪,采用近红外技术测试棉纤维成熟度和含糖量(HVE5500)仪、近红外光谱分析法鉴别纤维等都是高新科技成就的应用成果。
二 近年来我国纺织检测技术发展成就
1.标准化工作推动了纺织检测技术发展。
近年来我国纺织材料品质标准制修订发展速度之快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至1996年颁布的纤维国家标准就达133个,加上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仅纤维一项标准总数已近200个之多,数量上居世界各国之首。为适应国内外贸易和新型产品问世等需要,制修订了一大批纱线、织物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使我国纺织品测试方法逐步和国际接轨。这就有力推动了我国纺织测试技术的提高。例如现有各类纺织材料拉伸性测试标准中都已明文规定采用先进的等速伸长(CRE)检测机理,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电子式强力仪的发展速度。又如耐洗色牢度仪、通风式快速烘箱的问世,都是在测试方法标准推动下或同步工作中发展起来的。
2.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促进纺织检测仪器开发、提高质量水平的积极因素。
经多年努力,我国不仅早就结束了常规测试仪器品种不齐,供应不足,必须依赖进口的落后局面,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开发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测试仪器诸如:电容式条干仪、电容式纤维长度仪、全自动单纱强力仪、棉花测色仪、二次压差式纤维细度仪、化纤卷曲弹性仪;整套涂层织物、亚麻纤维测试系列、织物色牢度测试系列等等。功能或技术含量方面有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纺织仪器生产单位已达四十多家,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纺织仪器生产供应已由过去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不少品种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为用户货比三家、择优选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近期逐步在推广招投标采购方式,在优胜劣汰过程中,必然极大程度推动我国纺织仪器向更高质量层次,更新科技水平发展,取得了在过去计划经济模式、定点生产供应状态下无法比拟的积极效果。
3.计算机、电测技术普及应用彻底改变纺织检测仪器落后面貌时代已经到来。
大量事实证明,采用计算机和电测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对简化仪器结构、提高检测精确度、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有着明显优越性。因此老机改造工作正方兴未艾。现在,具有我国技术特色的微机控制的框架测长仪、纱线捻度仪、织物折皱弹性仪、八蓝烘箱、阻燃仪、氧指数测定仪、织物硬挺度仪等都相继问世。它们广泛采用微机控制、霍尔元件、固体继电器等无触点式开关,不仅明显简化结构、方便操作、提高了可靠性,而且扩大常规仪器的检测功能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例如电子强力仪目前输出的测得指标可多达二十余个。
4.结合实际开发出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特色又适合国情的纺织测试仪器。
在总结全自动式单纱强力仪开发历程经验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根据国情首先过渡性地重点抓半自动式电子单纱强力仪的技术路线,加速了我国电子强力仪的推广应用进度;借助军工单位力量开发研制具有我国技术特色的电容式条干仪和专家系统,及时结束了这一高科技仪器长期来依赖进口的局面;根据我国目前还大量采用机械式条粗条干仪(Y311)落后技术的现状,及时开发出结构简单而指标功能又可兼容的电容式条粗条干仪,有利于技术更新。以上这些适合国情需要的技术路线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其他如通风型烘箱、光电式黑板条干、带出汗功能的暖体铜人,棉纤维高容量测试的功能单元开发研制成果都体现了我国技术特色。
5.新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达到实用性阶段。
图象处理技术已在织物悬垂性、羊毛横截面、化纤异形度、中空度测试方面达实用阶段;声脉冲用于快速测定化纤取向度装置已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 我国纺织检测技术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存在问题。
1.总体上质量差距比较明显。
不少用户对国产仪器的质量反映是加工粗糙,造型不够美观流畅,稳定性、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而仪器生产厂反映受传统观念影响,即使同类国内外仪器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差异大,也成为限制国产仪器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2.受压锭、宏观经济调整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对测试设备的添置、更新积极性不高。
有些已明文规定必须限期淘汰的仪器实际淘汰速度也相当缓慢。某些有实际效果但产品标准中不作要求的测试仪器添置困难,诸如毛羽仪、织物风格仪等,几十年来全国销售总数仅各100台左右即达饱和。
3.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渠道不畅、重视不够。
光电式黑板条干仪研制曾列为原纺织工业部重点科研课题,经几年努力,其检测机理、仪器结构、软件编制已达到可使用阶段,完成了科研样机研制工作,但由于机构调整、后期验证工作量甚大而又缺乏得力协调,终未能完成“临门一脚”而被索之高阁。遭与此相类似处境的实例不胜枚举。例如光电式纱线直径仪、喷嘴式模糊数学处理织物风格仪、智能式微波快速烘箱、大张口双轴向织物拉伸仪等项目,均早就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受到好评,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到底,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和迟缓科技发展速度。
4.市场竞争、短期经济效益驱动负面作用。
某些仪器生产企业对一时销售看好的仪器一哄而上,片面追求速度,缺乏严格产品质量保证措施,甚至出现无序竞争不良局面,影响了我国纺织仪器高科技应用、新品种开发和质量水平提高的进程。
5.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举步维艰。
由于基础理论研究周期长,见效慢,涉及面广,且有相当风险,往往投入不一定能取得相应回报。因此在当前经济规律和管理体制条件下,较难开展和受到重视。造成我国纺织仪器生产存在着不少低水平技术重复的现象。
四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品质量检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1.重点抓住“两个缩小”。
首先,根据我国常规纺织仪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现状,狠抓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质量差距。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克服无序不公平竞争现象,通过招投标采购和公开组织纺仪质量调研评估等方式严格质量要求,完善仪器生产企业质

                        打印页面】【收藏此页】【 】 【关闭
 
上一篇:几种功能性纺织品加工整理方法
 
下一篇: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相关新闻               更多>>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节能为主 环保同行 共奏绿色乐章
·以节能为宗旨 为印染行业创新型环保目标
·电脑横机产量第一 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国际袜子、针织及染整机械展览
·烟台永昌精密织针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效益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新闻排行榜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图片新闻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纺纱机械 开清棉 梳棉机 精梳机 并条机 粗纱机 细纱机 纺纱机 络并捻 织造机械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整经机 浆纱机 提花机 织带机 化纤机械 化纤成套设备 化纤通用设备 针织机械 圆纬机 横机 经编机 袜机 手套机 钩编机 非织造机械 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单机设备 非织造布生产线 纺织器材 钢领 锭子 罗拉 摇架 上销 锡林 钢筘 针布 橡胶
染整机械 染色机 印花机 蒸箱 轧车 烘燥机 印染后整理 联合机 验布机 纺机自动化 变频器 传感器 继电器 纺织仪器 纺织配件 纺纱配件 无梭织机配件 针织配件 印染配件
关于TTMN | 营销服务 | 加入TTMN | 企业建站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TTMN刊物 | 行业看TTMN
服务热线:027-8787 4011 服务传真:027-8725 5755 工博网
24小时客服:189 7135 6279 QQ:3186169641
邮 箱:ttmn@ttmn.com 版 权:Copyright (c) 2017  纺机网 WWW.TTM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