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在全国茧丝绸工作座谈会上分析,今后全球纺织品服装的贸易格局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市场,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总进口额的70%。2000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82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7亿美元,服装664亿美元;欧盟额为140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39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日本为209亿美元,其中纺织品45亿美元,服装197亿美元。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
随着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北美、欧盟区域内贸易将出现逐步调整,为我国扩大欧美两大市场提供了商机。2000年欧盟区域内进口贸易额达到824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58%。北美区域内贸易更大,2001年美国服装消费达1800亿美元,而进口量实际只有664亿美元。取消配额后,由于中国的服装物美价廉,纺织加工配套能力强,信誉比较好,欧盟、北美的采购商和零售商将陆续由在本地区采购半成品及成品转向中国采购产品。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现代采购流通模式将逐步形成,并且迅速替代传统落后的高成本慢节奏的采购流通方式。大型采购商利用自身快速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实行集中式的采购,产品的标准及检测手段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建立靠近产地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无库存、快速、高效的采购物流系统。
与贸易格局的变化相对应,全球纺织业结构和地区布局也将进一步调整。北美、西欧、日本、非洲、中东、澳大利亚的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以北美为例,市场对纤维的最终需求量将以每年2.1%的速度递增,而工厂对纤维的加工量将以每年0.2%的速度递减。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规律性,其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将大力发展高科技的纺织产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经营垄断占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