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纺织品产品与服装的进口形势
据悉,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数量增长了125,无论是按数量算还是按金额算,中国都成了2002年美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国。墨西哥成了第二,它的进口金额下降了4。从加勒比国家的进口也在减少,仅仅增长了0.9。在亚洲国家中,印尼和泰国的产品尽管价格低,但数量增长的幅度也不大。按价值计算,这两个国家的进口都下降了10左右。美国在亚洲的三大传统进口基地??香港、韩国和台湾的货物金额也都下降了。不过从韩国和台湾进口的数量还有所增加,韩国进口增加47,台湾增加14,只是进口价格跌得太多。2002年美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增长了17,达到383亿等效平方米。进口总量中,成品纺织品增长36,其份额增长到24,但进口的服装仍保持着头把交椅,份额为45,说明美国对便宜服装的需求十分强劲。棉布服装需求最旺,2002年人纤服装进口量也增加不少,人造纤维及人纤服装占了总进口量的一半以上。
二:欧盟的纺织产品与服装的进口形势
有关方面人士以金额做了详细计算得出,2000年欧盟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增长16.1,2001年增长4.5,但2002年回落0.3,降到650.3亿欧元,(613.5亿美元)。按数量算,进口缓慢增加,增长率仅4.9,为632万吨。供应国之间竞争激烈,2001年进口货物的平均价格下降1.9,2002年平均下降5.0。这种情况让欧盟本身的生产厂十分焦虑,他们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困难了。而且,2002年欧元兑美元升值,欧盟的出口遭遇寒霜,抵消了2001年欧元疲软时的盈利。在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的夹击下,欧盟纺织品产量减少了5.2,服装产量减少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