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将于2004年3月28日—29日在中国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该届论坛将以“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后配额时代:创造共赢的未来”为主题,具体探讨在贸易自由化新阶段全球纺织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国家间与区域间产业合作新的可能性等共同的战略性课题。
据记者了解,届时中外纺织服装同业组织、商会的首脑、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企业家将汇聚一堂,就2005年之后世界纺织服装业的新形势和共同发展的问题,交换意见,共商大计。另据介绍,为展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的宽广胸怀,论坛将安排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企业与设计大师的专场展演。论坛召开的时候,正值北京四大展览馆同时举行“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 IC)”、“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届时将成为各国纺织服装业企业汇集、纺织服装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接、国内外采购商云集的盛大节日。
即将到来的后配额时代,将在纺织经济领域把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贸易自由化体制的回归,新的纺织国际化分工和产业转移,新的更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它们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无可避免地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面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在进入后额配时代之际都面临着一系列事关重大调整的选择。中国纺织界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与各国和地区达成共识———“后配额时代面临的风险和矛盾需要我们共同解决,后配额时代的发展机遇需要我们共同分享”。
发展纺织工业是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纺织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约占世界的30%,中国国内消费占自己纤维加工总量的80%。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也进入高增长期。跨国生产方式已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技术、先进装备、棉花和化学纤维资源的市场和最重要的纺织服装业投资市场。鉴于发达国家占有世界纺织品服装2/3以上市场份额,其纺织工业拥有先进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就近市场和快速反应机制、先进的管理以及国际化经营经验,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仅拥有与中国同样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创造力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处在各种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广泛存在的互补性将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重要基础,而跨国生产方式包括跨国研发、制造、销售、采购、消费是新型国际分工不同于以往某些产业全面转移为特征的国际分工的根本区别。有鉴于此,中国纺织工业对与未来各国的广泛合作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