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上,中东客商受欢迎的程度与日俱增。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在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中东已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地区,各种轻工类商品基本依靠进口,每年的贸易总额达2000亿美元之多。曹新宇说,当地对纺织面料及纺织制品每年的需求总额在114亿美元以上,人均需求量已成为世界之最。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与此同时,中东的进口商也愿意与日益成熟的中国纺织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据黎巴嫩客商介绍,中国出口到中东市场的纺织品主要以“半纺织品”,即面料、服装辅料、家用纺织品和初级抽纱制品等为主,面向其中、低档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纺织业生产环节配套,适应当今纺织品市场小批量、短周期、快交货的发展趋势,优势明显。
双方互相青睐的结果就是纺织品贸易额的高速增长。2002年和2003年,中国纺织品对中东市场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40%。今年前两个月,尽管受春节和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对中东地区纺织品进出口额仍高达57838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748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2%。
然而,曹新宇说,对于中国服装企业来说,中东市场的巨大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开拓。现在,中东地区的转口作用正在逐渐增强,当地进口的相当一部分纺织品被转往中亚、东欧、西非等地;此外,欧盟将部分环地中海国家作为服装加工地,以满足欧盟国家低级消费市场的要求的政策也进一步刺激了当地对纺织品的需求。
曹新宇认为,“伊拉克战后百废待兴,纺织品、服装等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将大增,这也是中国企业的好机会。”目前,已有中国纺织企业在约旦设立办事处,为打入伊拉克市场做前期准备。
大连金羽抽纱工艺品公司经理毕美娜说,金羽抽纱工艺品公司正准备在阿联酋的迪拜设立办事处,加快对当地市场信息的反应能力,以此作基地打入整个中东市场。
但曹新宇说,受工艺水平的局限,中国的企业暂时还不能满足中东高档市场的需求。他建议准备进入中东市场的中国纺织品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做好长期市场投入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