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我国纺织品出口分别遭到来自欧美的阻击。
今年,是我国纺织品实施出口配额的最后一年。随着纺织品配额取消日的逐步临近(明年1月1日),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步子越迈越大,但同时也不断遭遇非配额壁垒。
200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创造贸易顺差648亿美元。
欧盟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
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出口欧盟的聚酯纤维服装等纺织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此案涉及到我国1000多家企业,并以高达5.8亿美元的总金额,成为我国历年来反倾销案件涉及金额最多的一例。
据了解,欧洲纺织服装组织本打算向欧盟委员会申请对中国的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但考虑到申请的理由不充分,该组织便改为提起反倾销诉讼。
有专家认为,此案将对我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欧盟将反倾销案的调查时间定为2003年4月到2004年3月。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金额高达5.8亿美元。其中,浙江占了3.94亿美元,而绍兴又在浙江的3.94亿美元中占了70%。这就是说,浙江的400多家企业,主要是绍兴的200多家企业,会集中成为此次贸易保护殃及的“重灾区”,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
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来说,欧盟无疑是一个极具成长性的市场。如200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地区就比2002年增长近40%,而今年前三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2.4%。据绍兴市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头4个月,绍兴对欧盟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9%,其中纺织服装的出口量占到了80%以上。出口的迅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贸易保护势力的警觉。
目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已行动起来,动员它的会员企业要积极应诉。绍兴的一些出口欧盟市场大户,已明确表示将积极应诉。
行业专家提醒企业,2004年是纺织品实施配额的最后一年,外国企业最有可能利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制造对华贸易壁垒。我们必须严阵以待。
签证阻碍中美纺织品交易
据《解放日报》报道,第五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6月17日如期在纽约举行,但由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严格控制签证发放,致使一半参展商无法赴美参展,经济损失巨大。
对此有专家认为,随着明年1月1日美国将取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一些非贸易因素已开始构成阻碍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壁垒。
据介绍,此次纽约展,吸引了来自中国25个省市近200家纺织企业报名参展,他们准备派出420多名参展人员赴美,但最终只有200多人拿到赴美商务签证,拒签率高达50%,所有第一次申请来美国的参展商均被拒签。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张廷恺说,本届展会原计划设250个展位,但后来只能缩水到160个展位,许多参展商已支付了展位费,展品也已经发货美国,最终却未能成行,经济损失惨重。
除了签证,还有一些非贸易因素也已成为“后配额时代”影响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障碍。美国等国家于近期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这对服装、纺织等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今年,预计将有85%的中国制造企业会遭受由于实施SA8000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6月28日传来最新消息,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已要求布什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袜类产品进行限制,把明年此类商品的进口增长率控制在7.5%以下,远远低于目前的水平。据悉,美国商务部将在7月20日决定是否接受由4家纺织业组织提出的这项请求,然后至少再用3个月时间进行调查以决定是否批准对本国生产商进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