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纺织业的生产成本竞争力不足。在明年取消纺织品配额之后,这将是限制它在世界市场上攻城掠地的最大因素。
WTO的最新报告指出,在2005年1月1日全世界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之后,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受益者;尽管如此,由于印度经济规模不够,原料成本较高,电力消耗较大,导致印度的纱、布生产成本居高难下,难以和中国、巴西竞争。
国际纺织品制造商联盟(ITMF)对13项纱、布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了一番比较,结果是中国和巴西的10 大成本项目占优。举例说,去年印度生产1千克加工丝的成本是2.06美元,中国是1.40美元,韩国是1.68美元,巴西是1.90美元。同样,去年印度生产1码Ring O-E纱的成本是24美分 ,巴西是20美分,中国是22 美分。
据分析,在明年取消进口配额之后,49%的贸易将属于自由贸易,成本竞争力显得分外重要。据KSA Technopak 估计,在后配额时代的第一年,几乎所有的产品类别都会降价10-20%。KSA Technopak的高级分析师Baqar Iftikhar Naqvi说,印度多数在组织的纺织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中国不相上下,但是印度还有许多分散的纺织业者,因此从总体上看,印度纺织业的成本竞争力和中国及其它国家相比就处于下风了。
不过从劳工成本看印度明显有利,劳动力的消耗方面印度也比其他国家强。Naqvi 先生说,在劳动力密集行业,印度厂商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行业,比如服装制造。
在人造纤维和行业,由于政府的递减税政策,印度的成本竞争力不强。统计数据变名,在印度生产加工丝和布匹的成本要高得多 。印度的筹资成本太高是让厂商发愁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