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即将取消的全球纺织品配额让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担心今后世界纺织品市场会被中国产品所垄断。这一说法已被世贸组织否定。
报道称,商务部透露,WTO经济研究部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后中国和印度两大纺织服装强国占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并不像有些人评论的那样危言耸听。
世贸组织强调,中印两国对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占领将受到三个重要的自然因素制约:首先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特殊性。该行业制成品的原料部分,如纱线、面料和必需用品,需要多次进出海关,因此纺织服装贸易对海关关税的高低非常敏感。从2005年起,虽然因为纺配的取消使得供货商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消失了,但是各国之间不同的海关关税以及不同的优惠政策仍然继续存在。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交货速度。由于这个原因,位于主要市场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如东欧、北非、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国家,就有可能继续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个因素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在单位劳动成本方面可与中国媲美。另外,在服装行业,中国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款式仍处于落后水平。
该报告同时也承认,中国和印度将在配额制度取消后获益最多。根据世贸组织预测,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在纺织品领域,中国占据美国纺织品市场份额将从11%提升到18%,占据欧盟纺织品市场的份额将从10%提升到12%。
点评:从最新的世贸组织的报告来看,国内纺织品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可能受到制约,原材料关税、交货速度、来自其他国家的低价竞争以及缺乏设计能力等都会成为制约因素。但是,笔者以为世贸组织可能低估了中国纺织品制造的一些核心的竞争力,中国的纺织业在学习能力、产业规模优势和娴熟的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为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如果抛开一些国家未来可能采用的其他非关税壁垒,国内纺织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中小纺织品生产企业众多,因此,纺织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规模较大的生气企业的优势还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