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用缝纫机生产规模(含小型包缝机)在1980年前半年生产量为平均97万部,1980年下半年大幅增加为133万部,到1991年的173万部(含小型包缝机58万部)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减至2000年的70万部。
日本的工业缝纫机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被公认为高品质,高功能。近几年来,中国、台湾、韩国制造的低价位机种快速增长。此类工业用缝纫机在价格上优于日产机。虽然日本制工业用缝纫机在生产数量上递减,但在技术开发上仍占有优势地位。
日本工业用缝纫机还待解决的问题有:耗电、润滑油的使用。有关耗电的问题,有关厂商已率先采用耗电少的直驱式小型马达,改善了耗电、热升问题。对于润滑油的问题,已开发免加油的干式机头,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21世纪的工业用缝纫机应具备适应IT进步需要的功能。自20世纪有了飞跃性进步的IT技术,如何将其应用到人力密集产业之最的缝制业,就可能使缝制行业有更大的进步。
目前对机器自动设定处理的工业用缝纫机的需要日益增加。例如针迹是否顺畅,目前都靠操作者的判断来设定,但如果程序自动设定来操控针迹,则无需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即可由缝纫机实现高品质量的缝制,并保持稳定。
如今,成品厂商为降低成本,面临着中级机种是否也需要外移的时期,他们采购零组件的基本目的是降低成本以及确保品质,采取的策略是低品种的零部件在国外采购,而中、高级机种的高附加值品种零件仍以在日本采购为主。
日本产缝纫机为维持其信用,今后需加强致力于:缩短研制周期、多品种少量生产化、彻底控制Q.C.D(品质、成本、产量),以开发差别化商品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