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电业,最平静、最成熟的莫过于洗衣机行业了。价格大战几乎涉足了家电业的每一个行业,但是洗衣机市场的营销早已超脱了低级乏术的竞争———价格战。在洗衣机行业,大家心照不宣地采用科技创新、市场细分、工业设计等高级手段进行竞争,正是这些与国际市场竞争方式相同的策略使国内洗衣机市场日趋成熟。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洗衣机生产厂家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道路。早在1994年中国知名的洗衣机生产厂家荣事达就与日本三洋进行了合资,1996年又与世界著名洗衣机生产厂家美国的美泰克进行了合资。在中国洗衣机企业向世界靠拢的同时,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洗衣机生产厂家也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抢占先机”。
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洗衣机行业前三大品牌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60%以上,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这些可以说明国产品牌早已经深入人心,洋品牌要想在短期内追上或赶超国产品牌,是不大可能的。况且,国内生产厂家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积累,使自身具有许多洋品牌所不能及的优势。
首先,成本的优势。中国的家电企业目前的生产制造、营销、人力成本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加入世贸,使中国可以从全世界采购到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零部件。其次,中国的洗衣机生产企业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和销售资源,这是发达国家洋品牌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能达到的,他们的产品要想打入中国市场必须建立起自己强大的营销网络和招揽大量的营销人才。再次,中国洗衣机企业良好的售后服务和强大的服务网络也是洋品牌所不能及的,例如荣事达的“红地毯服务”、海尔的“星级服务”这些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国内的生产企业已经步入了“规模经济阶段”,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生产能力和销量已经达200万台以上。洗衣机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已经超过100万台以上。国外的品牌要想达到一定的规模和销量,必须突破“规模不经济”和100万台以上的盈亏平衡点这两大“瓶颈”。
加入W TO以后,我们的洗衣机市场比其他的产业来说,要处于一个相对平稳和具有优势的环境,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我们国内的洗衣机发展才一二十年,比起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说,我们还很“幼稚”。国外企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和研发方面的能力要远远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国内的企业走的是一条引进、吸收、创新的道路,要想在技术等方面超过发达国家还须时日。其次,国内的生产厂家虽然在国际化方面已经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但是距跨国公司还有相当大距离。去年美国著名的洗衣机生产商美泰克公司年销售额是50亿元美元,而国内的很多企业还不足50亿元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征途上我们也更需努力,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商虽然每年出口额不少,但是我们所占领的都是中低档市场,出口主要集中在南美和非洲等不发达的地区。入世后我们要想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站稳,还要不断努力。(叶秉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