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将全面“开禁”,“后配额时代”尚有几个月就结束了,但就在近期,纺织品出口配额转让价格被提前“爆炒”起来。这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而言,似乎预示着明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年。 这几年纺织品配额“转让价”的变动很有规律,总在接近年尾的10月至11月小幅上涨,到12月份则全线偃旗息鼓。但今年的情况却很反常。广东省纺织集团副总经理陆篱篱告诉记者,从今年8月开始,出口配额“市价”不断攀升,没有出口配额的中小型民企,纷纷揣着大笔资金到国有大型出口企业找配额。一些热门的出口类别,比如出口美国的羊毛衫,目前其配额价格已比年初猛涨了不止一倍。 陆篱篱分析认为,今年配额提前狂炒,原因是拥有配额的大型出口企业比往年提早行动,纷纷“抢闸”出货。像广东纺织品出口公司,从年初就开始大规模“走货”,广交会前后出口达到高峰,目前手中的配额已经用完了将近80%,预计秋交会前后还将再掀起另一个出货高潮。陆篱篱说:“配额连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流入市面?”正是普遍存在的提前抢先出货现象,导致配额在年中就成了“紧俏商品”。 不久前,50多个国家的90多个组织发表《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将纺织品配额延长至2007年底,被世贸组织正式列入今年10月1日举行的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议程。近日,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阿尔多纳斯强烈暗示,布什政府可能会根据美国制造业团体的申诉,在未来几个星期内针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实施限制措施,防止贸易配额解除后可能受到的巨大冲击——来自国外的种种声音,为“无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前景又罩上了一层迷雾。 陆篱篱表示,根据世贸原则,在进口纺织品还未大规模进入并构成侵害前就实施限制显然“证据不足”。 目前大家担心的是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蜂拥而出,将在半年或一年后招致各国的反倾销和“特保”两个大棒。 陆篱篱预测,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极可能形成两大“兴奋点”——小型企业以低价格吸引大路货买家,在国内形成出口“集市”;大企业以成熟的管理、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吸引更多集中采购的海外大买家,一次落单几亿甚至十几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也有充分合作的空间。纺织服装业新的市场洗牌肯定难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