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日,在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第五十四届年会上,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艾多纳斯宣布,美国政府已制定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市场保护程序。有关保护措施是援引中国入世议定书内订明的纺织品保护条文而制定的,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为止。
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主席梅尔对政府的措施表示欢迎。该会希望与政府合作,从速处理该会就针织布料、晨衣、胸罩、行李箱及手套提出的保护申请,以及日后就其他受影响产品提出的同样要求。该会现正评估其他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是否正在扰乱美国市场。
梅尔指称美国的申诉程序需时太久,自该会首次要求政府采取行动至今已有7个月,期间中国产品不断涌入。该会又在新闻稿中指出,中国输入美国的纺织品及服装在过去一年增加了135%,导致大量美国纺织厂倒闭,业内失去超过25,000个工作职位。
根据新程序,美国业者可向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提出保护申请。该委员会须于15天内决定是否接纳申请。申请者必须提供有关资料,证明来自中国的纺织品或服装正扰乱美国市场,或者威胁市场正常发展。这些资料包括过去5年中国产品的进口数据、同期美国有关产品的生产数据,以及中国产品市场增长的详细资料。
其后,纺织品执行委员会将就申请征询公众意见,在15天征询期结束后,将在60天内决定会否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假若美国政府决定进行磋商,将在联邦登记册公布有关决定及对受影响的中国产品实施的最低配额限制,配额限制将即时生效。
艾多纳斯亦宣布,商务部在能源部协助下进行的纺织品标记计划首阶段已经完成。能源部提出了3种科技:(1)紫外线荧光标记、(2)纳米条码及(3)基因标记系统。该计划旨在打击有关外贸的诈骗活动。
上述纺织品标记科技发展完成后,美国纺织品制造商便可用来标记产品,而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的原产地核实工作亦可应用这些科技。
布什政府希望透过这些计划安抚美国纺织业。虽然布什政府已落实纺织品保护措施,但在短时间内推行的机会不大,因为在南部的纺织品生产州份,布什早已获得广泛支持,在政治上毋须特别拉拢纺织界合作。无论如何,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仍将受到美国整体经济情况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