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4/1/5 10:03:00
文章出处:1857 |
|
|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预测,从目前的形势看,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超过700亿美元已成定局。这将是继2002年出口突破600亿美元之后又一次大的飞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前10个月纺织行业累计进出口总额为76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96%,占全国贸易总额的11.27%。其中,出口64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6%,占全国商品出口的18.41%;进口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商品进口的3.8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14.77亿美元。 出口退税触动敏感地带 面对出口贸易的大好局面,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却喜中带忧,因为从2..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4个百分点。这是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的最大一次调整,它触动了中国纺织业的敏感地带。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种国际惯例,它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经交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促进对外出口贸易。 1994年,我国把出口退税率定在17%和13%的高位,受此拉动,1994年外贸出口总额大幅增长,比1993年增长了32.9%。之后几年,由于国家财政出口退税指标不足等原因,出口退税率一路下调。1997年下半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市场萎缩,国际竞争加剧。在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的前提下,为保障我国正常的外贸出口,1998年国家对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上调两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原料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1999年国家又3次上调退税率,使全国外贸出口形势迅速好转,当年外贸出口立竿见影,增速加快。 对于这次国家大幅下调出口退税率,各方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出口退税指标严重不足,纺织等行业的出口企业要求解决出口退税欠税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由于非典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使要求尽快解决欠税的呼声达到顶峰。其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是此次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中国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成为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政府以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手段抑制出口,同时扩大进口,通过“顺差转逆差”把过多的外汇储备降下来,不失为一种现实有效的做法。 出于这些考虑,尽管遭到了许多行业的竭力反对,国务院还是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决议的核心内容是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分点,由目前的平均15.11%调整为12.11%? 行业影响近忧远喜 纺织品服装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强项,多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次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对纺织业出口的影响最为直接。如今,出口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它会持续多长时间?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将直接增加出口成本,削弱我国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同类产品竞争中的优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测算,出口退税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纺织业利润就会下降40亿元;降低4个百分点,利润就下降160亿元左右。纺织品服装的贸易结构也可能出现变化,一般贸易比重的下降将导致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这“4%”的比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将占去外贸企业很大一部分利润。按业内人士的说法,纺织、机电等重要出口产品的平均利润率只在3-10%左右,这一利润全部来自于14-17%的出口退税。这一微薄的利润空间显然已经很难经受住出口退税大幅下调的挤压。况且,在现实的贸易过程中,外贸企业往往抽出部分退税款让利给进口商。如果退税比例下降,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将大打折扣。 总体上看,由于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毛利率会相应降低,企业需要适当提高出口价格或加大出口销量才能弥补退税率下调的影响。短期内让出口产品价格上调,国际买家不易接受,企业只能在出口量、生产流通环节成本及出口价格三者之间寻找平衡以确保盈利稳定。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纺织企业还是应该相对乐观地看待出口退税率下降:一方面,纺织品出口退税率降低4个百分点后,产品出口仍然比内销获利空间大。从国内目前情况看,多数纺织品的出口价格要略高于内销价格,因此退税率调整后货物出口依然有盈利上的优势;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均价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均价低15%,即使出口价格上升4%,依然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而对于从事“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加工行业,由于该类企业实行零税率税收政策,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对其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虽然出口货物退税率有所降低,但只要国家相应配套政策到位,企业反而从中受益。以前,企业当年实现的出口退税不能完全兑现,有的一拖就是多年。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企业不得不向银行贷款,还要支付相当的利息,企业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实惠。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有了财政上的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行将得到大大改善。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期看这有利于企业改变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国内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势头一直不减,使得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频设限。而2003年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了100%,产能过剩、竞相压价的混乱局面十分不利于纺织行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调整出口退税率对纺织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口退税率下降,将带来纺织企业的又一次优胜劣汰,整个行业会面临一次新的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者为王的局面。 企业出口策略要及时调整 对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近日指出,从国家的发展大局看,这种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而对出口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整个产业应该服从大局。我们的企业有很多是靠退税保持了增长速度,现在只有尽早主动出击,调整企业的出口策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有关专家,为国内纺织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提出五大建议:第一,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将适合内销的产品迅速转向国内市场,适合外销的产品继续加大出口。同时企业也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二,企业应加强出口竞价的核算。为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少出口企业已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再对产品进行定价。目前企业最关键的应对策略是及时加强对外出口竞价的核算,充分考虑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只有为自己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能保证不被市场淘汰。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是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应对政策变化的长远之策。只有加大研发能力,使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上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第四,不再打价格战。如果仍以低价占领市场份额,只会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第五,从长期看,企业应采取立足于“不依赖出口退税创利润”的做法,不把出口退税作为盈利的重要部分加以考虑。 一些头脑灵活的江浙企业的做法也值得考虑。这些企业如今更愿意到欧盟注册公司,享受与欧盟企业同等市场待遇的同时,还可以外资身份杀回中国以谋求更高的市场待遇。本次出口退税率大幅下调,将导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