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进三”带来机遇 重庆纺织业背水一战
日前在合川召开的重庆纺织工业发展研讨会上,重庆棉纺织国有企业的领导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的国有棉纺织企业,处于“欲死不得,欲生不能”的两难境地中。
举步维艰的行业
重庆的纺织工业包括棉纺织、麻纺织、毛纺织等10多个加工业。2002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82.04亿元,销售收入78.2亿元,利税2亿元,全行业亏损300多万元,从业人员20.99万人。
近年来,重庆纺织业也艰难地推行着改革试点。目前,已有13家国有纺织企业实施了破产。其中,有10户企业退出了纺织业,7家企业被兼并,3家剥离重组,2家改制重组,2家债转股。但专家分析,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改革并不成功。
“退二进三”机遇
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谢德禄研究员说:“政府确定的主城区加工业‘退二进三’战略,是国有棉纺织企业最后一次实现重组壮大的历史机遇了。”
谢分析说,重庆纺织业曾面临过两次历史机遇:1992年的全国性行业大调整;1998年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压锭。但我市采取了企业下放区县“分散突围”的办法,最终形成了各自为阵、散而弱的行业格局。而沿海地区却抓住机遇进行行业大组合,集中几十上百家企业的优势企业组建行业龙头集团,获得成功。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打破区县与企业界限、实行行业优化大组合的关键时期,利用好“退二进三”战略,进行纺织业尤其是国有棉纺织业的大重组已迫在眉睫。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