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秩序 开启纪元
―― 中国国际纺织机展(CITME) 与亚洲国际纺机展 (ITMA Asia) 联合畅想
2006年4月22日,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以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2008年开始,正式将双方旗下的ITMA亚洲展览会 (ITMA Asia) 和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在上海合并举办,合并后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ITMA ASIA+CITME 2008)将于2008年7月27日至7月31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这一展览会将成为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纺织机械专业展览会。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行业内的一件大事.对于纺机行业来说,两大展会的合并不仅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是开创了新纪元,对纺机行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市场导向是根本
这次双方的合作,从全球纺织行业形势来看,根本上就在于产业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纺织机械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从中国的行业发展来看, 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从”九五”计划末2000年的1 360万吨增长到2005年约2600万吨,增长91%,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5%左右,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纺织制造业体系,而且建立了稳固的纤维原料基础。另外,”十五”期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由2000年的19400家,发展到2005年的35978家,增长近一倍。中国纺织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纺织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纺机消费市场,也是众多欧洲纺机制造商的最大出口市场。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德国纺织机械最重要的单一出口市场。过去几年,德国对中国出口持续两位数增长,亚洲是德国纺织机械最大的出口地区,出口总额超过1 7亿欧元,占德国出口总额48%,而对中国出口额更占到了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强。
从欧洲的纺织业来看,欧洲的纺织行业处于萎缩,纺织机械在欧洲没有大的市场,随着国际纺织机械制造业的调整,我国已成为国际先进纺织机械企业制造生产转移的对象,不少国际著名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并逐步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可靠消息称,全球前5大纺织机械制造商都已在中国投资建厂。德国的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中国建立了首批合资公司并随后建立了全资子公司,目前德国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关键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或生产基地。再比如全球最大纺织机械制造商瑞士苏拉集团,1997年落户中国的苏拉纺织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为苏拉集团进入中国的第一家独资企业。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苏拉集团投资设立了苏拉(苏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并建造了苏拉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工厂。日前,其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兴建的新工厂也已开业。据悉,新工厂占地面积1 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 5万平方米,将成为苏拉集团在中国的制造中心。正如日本纺织机械协会人士所说.在日本,随着纺织业的不断萎缩,日本纺机市场日渐衰退。中国庞大的纺机市场对于日本纺机制造企业来说,如一剂强心针。相信这是实话,在纺机卖家的眼中,中国这个市场足以让他们对未来无限憧憬。
中国纺织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将为纺织机械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纺机的市场容量大约在80亿美元左右,已经占到世界市场容量的30%。中国不仅仅是全球纺机最大的市场,更是在逐步变成世界最大的纺机制造基地。正是在这样的市场机遇推动下,促成了双方的合作,正如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发表的声明所言:由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纺织机械购买国之一,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做出了将ITMA亚洲展览会从新加坡移师中国的重大决策。
整合是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随着最近几年亚洲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相继举办各种规模的纺机展,由于同类展会数量过多,许多参展商和客户很难选择。2001年以前,国际上著名的纺机展主要包括欧洲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美国纺织机械展览会(ATME-I)、大阪纺织机械展览(OTEMAS)、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2001年以后,大阪纺织机械展览会停办,而与此同时,土耳其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又闪亮登场。而在国内.纺机展会目前除了中国国际纺机展以外,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等省市大大小小的展览会还有十几个。如此下来,对纺机企业来说,一年常常有2~3个纺机展等着参加,展会过多无疑给企业带来了负担。许多企业认为,纺机产品的开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新产品出现,而频繁的展会只会让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打乱了企业正常的产品研发的步伐。展览会过多,对资源和时间也是一种浪费。
这样的现象早已引起全国纺织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深切忧虑。整顿展会市场,整合展览资源.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著名纺机展会已成为纺织机械行业的共同心声,也是整个展览会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市场的呼声,马上得到了切实的回应.先是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日本纺织机械协会共同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全体协会决定加强合作,通力配合,努力提高纺织机械展览会的质量,而这次两大展会的合并,更是对市场需求的强势回应。事实上,ITMA亚洲 (ITMA ASIA) 早在新加坡举办之前,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就曾想过在中国举办,但当时一方面由于合作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分歧.再加上中国当时的展览环境也还不成熟,最终ITMA亚洲选择在新加坡举办。而在2004年10月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上,合作的想法再次浮出,经过多轮友好协商,坦诚交换意见,最终在2006年4月20至22日通过三天的谈判,落实了全部细节,并达成最终协议。
由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举办的ITMA展览会,每四年一届在欧洲主要城市巡回举办.享有纺织机械业界“奥林匹克”之称。展览会汇集了全球最先进的纺织机械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纺织机械制造商和用户交流的主要平台。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 (CITME) 始创于1 988年,每两年在北京举办一次,第十届展览会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分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以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联合承办,是目前国内国际化、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专业展会之一,并于2002年正式成为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展览会。
此次两个业界重量级展览会强强联合,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国内展会可以借助国外展览会提升办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国外展览会可以借助国内展览会开拓市场。随着中国展览业的对外开放,这种强强联合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双赢之举
有人这样解析产业:一个产业的发展进程大体上可以被看成三个阶段”先进入”阶段、“低成本阶段”、”创新”阶段。按照这种分析方法,中国目前的纺织机械行业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之中。我国纺织机械产品这些年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自主攻关,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有的甚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了。比如棉纺成套设备,化纤涤短设备、长丝成套设备,而且在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自己的专有技术,在差异化方面也有一定竞争力。除了以上几类设备以外,另外还有一批设备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储备,比如剑杆织机.如能再解决一些关键件问题,完全可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有着产业和市场的巨大需求,有着能够保持低成本的绝对优势.如果产品档次、技术水平再提高一步,中国纺机行业的竞争力必将会提高一大步。此次两个业界重量级展览会的强强联合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必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纺织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促进各国纺织和纺机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这对中国纺机企业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是个巨大的利好。
另外,我国纺织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和开拓海外的国际市场。很多企业曾不断地走出去参加国际专业展览会,宣传产品和自己形象.并从中获益匪浅。同时,在我国纺机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在前六位的均属亚洲。分别是印度、中国香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特别是印度市场,近几年我们对该市场的纺机出口增长最快,目前已列入排名的首位。而这次合并后的展会,是中国企业家门口的超大规模的国际性展台,企业不用走出去就能够很好地展示形象和实力,不仅省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参展效率。国际买家必然广泛关注这次展会,这对促进中国纺织机械产品的出口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欧洲的纺机企业来说,我想不用多说了,展会办在其最大消费市场的家门口了,收益自然少不了,同时,对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无疑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所谓小事在勤,大事在谋,此次全球两大纺机展的合并,要想达到1+1>2的效果,关键就是效率与服务。对于国内外的纺机企业来说,如何在展会上一展拳脚,先要未雨绸缪,毕竟,展会是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