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江西纺织行业努力克服非典、棉花价格暴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销售及出口实现高速增长,经济效益实现扭亏为盈,彻底扭转了长达八年的亏损局面。各项行业数据显示,江西纺织已经步入崛起快车道,呈现出七大亮点:
纺织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3年江西省纺织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22.09亿元、71.6 2亿元,同比增长27.99%、42.73%,产销增幅在中部六省同行业中稳居第一。
纺织品服装出口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全年江西纺织品服装实际出口6.08亿美元,同比增长47.5 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0.37%,是江西名副其实的出口第一支柱产业。
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历史性跨越。2003年,江西纺织行业实现利润7989万元,同比增盈11798万元,一举扭转了长达八年的亏损局面,实现了行业效益的历史性跨越。
纺织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加快。江西纺织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南昌、九江、抚州和赣州等纺织中心城市功不可没。这四个市纺织行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的80.27%、79.23%、102.9 3%。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是大企业及大集团进一步壮大。2003年末,江西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2 73户,同比增加47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10户,集中了全行业41%的销售收入;江西华源江纺有限公司、江西涤纶厂两户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5亿元。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南昌市青山湖区的针织服装、赣南的服装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对全行业的发展起了较好的带动作用。三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近两年来,全行业经济总量中棉纺织、化纤、针织品和服装等4个子行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效益则主要靠棉纺织、针织品和服装三个子行业拉动。2003年末,这四个行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行业的85.44%、87.46%和90.63%。
非国有纺织经济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国有纺织企业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江西纺织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47.99%;实现销售收入39.44亿元,同比增长70.35%;实现利润7874万元,同比增长5. 42倍。
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3年,纺织产销两旺的形势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进入,纺织企业投资技术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同比增长121.9%。江西华源江纺有限公司的高档提花功能面料、江西涤纶厂的年产18万吨聚酯项目、新余华源远东纺织公司的1万纱锭填平补齐项目及3600吨高档涤纶线技改工程、江西海扬集团的牛仔布新浆染工程等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带动了整个行业设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载自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