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我三类纺织品特保正式启动 业内达成共识:年内无经营业绩企业不再获出口权 美国已于近日宣布对中国胸罩、针织物及成衣三类纺织品的进口设限,该限制维持一年时间。 无论中美有关三类纺织品贸易限制磋商的结果是否能令人满意,有识之士已开始分析磋商结果与原定判例间的微妙差异。 记者同时获悉,根据行业内共识,今年内,无三种纺织品经营业绩的企业不可能获取该类产品的出口资格。 时间:推迟一个月宣布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宣布启动特保措施的时间比原定的晚了将近一个月,这与我方多方交涉有关。 美方本来定在1月23日开始向中国以上三类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单方面实行许可证管理和电子数据检查,此举遭到中方极力反对。 为此,1月12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进行了正式磋商,磋商重点在于具体配额、出口许可证和对这三种产品的双边电子数据检查。 其实,早在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去年11月18日决定对中国针织品、睡衣和乳罩实行配额限制前,中国政府、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以及各大纺织企业与美方积极交涉,仅2003年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就至少组织企业3次赴美。 种类:从五类减为三类 美纺织业第一次特保申请因“9·11”事件搁浅后,于去年中又再度提起,而这两年的时间里,被调查的中国纺织品种类由5类缩减为3类。 业内评价,减少纺织品调查种类可能出于简化操作的初衷。之前5类产品为针织布、手套、胸罩、袍服和行李箱等,最终袍服和行李箱未列入申请特保要求名单。 令人忧虑的是,近传美国又酝酿对后两者的特保。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三类纺织品特保的口子一旦被打开,美国根据判例推广到其它产品更容易。 限期:留有一年的余地 按照美方宣布,该限制维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到2005年初后,是否仍维持配额限制还不一定。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各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限制将在2005年之前分阶段取消。也就是说,到2005年,中国纺织业将迎来“无配额时代”。 在恢复设限的2004年初和彻底取消配额的2005年间,美国为中国纺织业留下了一年的余地。 年增率:7.5%原则不变 据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介绍,此次所设配额年增率分为两种,即棉成分纺织品配额年增率为7.5%,羊毛成分则为6%。年增长基数为实施前14个月中前12个月的出口总数。 一位参与交涉的中国企业负责人透露,早前希望能够在年增率控制幅度上有所周旋,但目前看来,这个原则性的数字无法改变。 广东省纺织进出口集团赵长网表示,7.5%的年增率配额控制仅是对数量的限制,企业完全可以在价格和质量上做文章。 同时,记者昨日已获证实,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已与国内纺织企业达成共识:凡经营上述三类产品的企业均设立最低限价;同时今年想获得三类产品出口权的中国企业,必须为近两年来有三类纺织品的经营业绩。该商会相信,国内纺织企业通过一年自律,我们的谈判可进入主动。
(转载自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