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形势继续看好,需求持平或增长,价格对农民仍然有利。”以上看法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国家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一份初步分析报告。 在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这份报告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主任、中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首席专家毛树春认为,2004/2005年度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将在200-260之间。对农民而言,2004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利好要素全部具备。如,2003年全国棉花收购价格高于2002年50%至100%,,当前粮棉比价有利于棉花很多,高价利好有利拉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正常情况下,棉花需求将保持增长,库存、消费和库存的增量和拉动棉花种植也很有利。 报告指出,2004/2005年度棉花消费需求、销售经营和价格风险依然存在甚至加剧。一是棉花消费增量会因高价而放慢,高价将促使纺织工业增加化纤的用量,减少棉花使用量,全国纺织用棉比例每减少1个百分点,棉花使用量就减少7万吨。此外,原棉进口配额增加了会对生产产生一些影响。二是棉花惜售、囤积将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同时,惜售和囤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三是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还难以预测。 针对2004年棉花生产种植存在的风险,专家在报告中建议应该采取以下对策防御风险一是促进原棉销售,减少惜售和囤积,实际上惜售和囤积同样存在风险,积极促销也是防范风险的措施;二是要积极防范“谷贱伤农”和“买棉难”;三是加强棉花研究化的研究、开发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