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商报》报道,近日,国内媒体密切关注着美国对我三类纺织品(胸衣、袍服和针织布)实施“特保”措施下的数量限制一事的进展。据记者从商务部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的情况,去年圣诞节前两天,即12月23日,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式通过我驻美使馆向中方提出磋商请求,同时在《联邦纪事》上宣布,要求中方对这三类纺织品进行许可证管理并进行双向电子数据核对。
1月中旬,中美双方正式举行首轮磋商。中方(商务部)对美方要求严辞拒绝,认为这是与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潮流背道而驰的。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WTO,2002年1月1日即赶上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第三阶段的起始。这是中国加入WTO获得的贸易权益和重大商业利益,于今不可能接受美方要求,倒退到昔日的被动配额管理时代。
在中方明确表明态度之后,美方立场有所缓和,同意在《联邦纪事》上声明取消对我三类纺织品进行许可证管理和双向电子数据核对的做法。据有关方面透露,美方最后可能会按照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第242段的规定对我三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即在提出磋商要求的当月前推14个月的前12个月的进口量外加7.5%(羊毛6%)的增量,时间为一年。
本报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中美第二轮磋商本周在美国举行,商务部已于周一组团赴美。
对于我三类纺织品的出口企业来说,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设限之日都是从2003年12月24日起计算。如果按照第242段的规定设限,则意味着美方给了一个总量控制,量满则封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