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媒体报道,美国认为,随着美国对中国进口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实施,包括沃尔马、JCPenney和Tommy Hilfiger在内的众多美国企业均已将印度作为中国服装的主要替代来源国。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2005年1月起开始的后配额体制进行的研究表明,与其他东南亚竞争者(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相比,印度具有以下优势:
1.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中不乏设计专家;
2.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纱线和织物生产国;
3.服装种类众多(强项是家居纺织品);
4.安全保障问题、官僚作风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并不影响从印度的采购;
5.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具有更好的政治气候。
研究表明,印度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可以使其获益。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属于世界最低水平,比中国劳动力成本的50%还少。2002年,印度服装制造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38美分/小时,仅有印尼(27美分/小时)和毛里求斯(33美分/小时)低于印度。中国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为66~68美分/小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41美分/小时和39美分/小时。但印度纺织业工人的工资(约为57美分/小时)并不具有竞争力。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人工资水平为69美分/小时,非沿海地区的工人的工资为41美分/小时。孟加拉国为25美分/小时,巴基斯坦为35美分/小时,斯里兰卡为40美分/小时,印度尼西亚50美分/小时,上述国家均比印度更具竞争力。
研究显示,印度的优势并不只是劳动力成本低造成的。美国公司认为,印度公司更具透明度,管理更专业,进口安全和保障设备方面的考虑显示这可能是代理商的作为。美国企业还认为,官僚作风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一定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和采购决策。
至于巴基斯坦,美国公司认为,处于安全保障方面的考虑,他们不会从没有接受世界银行贷款援助的巴基斯坦的私人企业中采购,因为担心巴基斯坦企业的融资来自毒品交易的利润。关于孟加拉国,美国公司认为,该国企业使用童工的行为妨碍了美国公司的采购。而斯里兰卡的国内动乱也将影响了他们的纺织品出口。印尼和菲律宾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但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警告说,从长远来看,印度和中国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两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会增加自身对纺织品、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