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开展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研究显示,非典对纺织服装业运行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对全年的行业运行及长远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纺织服装行业是受非典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但非典对这个行业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开始预计的那样严重。纺织服装行业所受冲击基本与疫情的发展同步,在疫情严重的3、4月份和5月中上旬影响严重;进入6月份后,负面影响逐步减弱。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正常的生产活动从7、8月份开始逐渐恢复。从疫情最为严重的4-5月份的统计数据看, 1-5月份纺织服装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38.3亿元,同比增长22.34%;实现销售收入4299.1亿元,增长23.3%;实现利润131.3亿元,增长33.6%;产销衔接基本正常。
进入5月份中下旬,由于非典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明显转弱,非典所带来的初步恐慌逐步平息。各种迹象表明,暂时受困的纺织经济重新启动,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国内纺织企业在5月末销售好转,主要纺织品原料悄然回暖,现货市场成交量也有增加。聚酯、聚酯切片、棉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聚酯类产品价格上升明显。进入6月份以后,盛泽、昌邑、绍兴等纺织市场开始回暖。绍兴轻纺城市场和西樵面料市场客流回升,夏季用量较大的轻薄面料明显增加。
近期影响纺织行业出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今年日、美、欧对我国纺织业出口拟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将给纺织业出口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方面统计的2002年我国输美纺织品数量的惊人增长,5月21日,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特别保障措施实施程序正式生效。这意味着美国国内符合条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商或其代表可以提请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限制措施。欧盟于近日发布公告,对其贸易规则(3030/93)中第三国进口纺织品管理规则作出修改,增加了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条款。二是由于受订单和生产的周期性影响,非典的负面影响具有滞后效应。非典战役速战速决,会刺激纺织品出口在较快时间内恢复。预计全年目标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需要警惕的是,不能使非典成为另一个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