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化纤业何去何从"聚集浙江杭州之江饭店,共商我国化纤大事。曾经成功主办过两届中国杭州·化纤论坛、中国杭州·国际氨纶会议等大型会议的浙江华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再执我国化纤工 业发展探索之牛耳,隆重推出本届论坛。
研讨中,不少专家均指出,从2001年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大幅增长,这是支撑我国化纤、纺织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我国政治、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预计2004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国内化纤纺织品、服装的内需仍将保持8%~10%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基本持平。
论坛会上,国家发改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化纤行业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英国、美国、韩国、印度、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化纤业同行,均作了极具价值的报告和演讲,与会代表不仅了解到宏观政策层面的最新讯息,而且对今年化纤行业形势及发展动态,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把握。 就聚酯和涤纶这两大门类,中国化纤信息网调查统计显示,到2003 年年底,全国共有PTA生产企业11 家,总产能达到437.5万吨/年,比2002 年底产能增加108万吨,增长率32.78%;在建产能主要包括三鑫化工、恒盛和扬子石化三条生产线,产能共计151万吨。2004年没有新线投产,预计到2005年产能将达到74 4.5万吨。2003年MEG没有新产能增加,虽然 PTA新增产能108万吨,产量比上年增加150万吨,但仍不能满足下游的需要,聚酯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中国化纤信息网的分析师赖天明认为,随着新的聚酯装置投产,2004年进口依存度还可能进一步升高,过高的原料进口依存度使我国的聚酯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原料行情波动和供应的影响,给我国聚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风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聚酯工业的发展。
在聚酯聚合产能方面,据统计,到2003年年底,我国共有产能1264万吨/年,其中,大聚酯1017.6万吨/年,小聚酯为246.4万吨/年。从产能分布上看,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组成的江浙沪地区仍然是我国聚酯聚合能力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占全国总能力的65.2%。涤纶方面,目前国内涤纶长丝抽丝总能力为1018.6万吨/年,江浙两省仍是主要地区。2003年,涤纶长丝企业大部分时间产销保持高水平,盈利较丰,特别是熔体直纺涤纶企业,从而形成今年聚酯涤纶行业投资持续较热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有非回料纺涤纶短纤产能329.8万吨/年,其中,直纺短纤为223.4万吨/年,相对于新增的聚酯聚合能力,2003年涤纶短纤产能的增长速度并不快,但该年涤纶短纤行业良好的运行情况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目前已有不少在建及拟建项目,从在建、拟建涤纶短纤产能上看,2004年应该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最后,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所有的分析、研讨与判断都有助于我们更为清醒、更加理智地认识市场,而真正的赢家则绝不是今天的“坐而论道”,必是明天真枪实弹的“坐阵操盘”。
(转载自 中国纺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