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棉花供应紧张的影响,2003年广东口岸进口棉花急剧增加,全年共计检验进口棉花300批,对外出具品质索赔证书223批,占74.33%,对外出具重量索赔证书271批,占90.33%,索赔金额共计152.487万美元,占进口货物总值的1.78%。 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年广东口岸共计检验进口棉花300批,286947包,65331.945吨,货物总值8581.441万美元,与2002年相比批次增长56.33%,重量增长46.33%,货值增长58.1%。进口国别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坦桑尼亚、马里、喀麦隆、贝宁、土耳其,其中以美棉为主体,占到货批次的86.33%;澳大利亚棉次之,约占8%;进口棉花的主体等级为SM、SLM等级,各占进口棉花总量约31%;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2003年广东口岸进口棉花总体质量水平比2002年略有下降,总体平均品级不合格率为14.27%,较上年不合格率上升了3.09个百分点;降级幅度从0.5级-2级,与2002年相比有下降趋势。进口棉花的长度总体平均不合格率为23.9%,较2002年下降4.08个百分点,但个别批次大幅度降长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马克隆值总体平均不合格率为6.1%,同比上升1.51个百分点,纤维马克隆值偏大,细度偏粗的问题比较普遍;纤维强力质量有所好转,强力不合格率为14.88%,同比下降了12.4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2003年进口棉花还出现了一些特殊质量问题,发现2批严重水渍棉花,少数批次棉包破损严重,这些特殊质量问题给我国纺织企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纺织企业反映强烈。 在进口到货重量方面,重量短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检验发现有90.33%的批次短重,平均短重率为1%,短重率较2002年上升0.3%,最高短重率高达4.02%。
(新华社提供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