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助剂业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纺织助剂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同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研发能力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等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助剂品种少、档次低,尤其是专用高档助剂不得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已开发和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大约只有世界品种数的8%,专用高档助剂的比例更低。例如,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虽然通过全行业科技人员近20多年来的科技攻关,开发出一些新的纺织助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加入WTO后高档助剂 的进口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和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助剂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阻力。
2、纺织助剂质量不稳定。由于缺少检测手段,纺织助剂的一致性 (包括质量指标和可用性等)差。另外,助剂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大。利用现有的检测手段,许多杂质的化学成分的鉴定也搞不清楚。
3、企业多以制造企业为主,规模小而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通用助剂的生产能力过剩。国内许多助剂生产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小作坊,没有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企业的生产靠“抄袭”,从别处拿来一个配方,进行简单的复配、调试就可进入销售市场。随着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用于纺织助剂的表面活性剂的产能严重过剩,过度竞争造成下游助剂价格一跌再跌,基本已无利可图。整个行业盲目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问题严重。
4、助剂标准化工作落后。大部分国产纺织助剂的质量指标只有常规和通用指标,缺少特性指标,也无针对特性指标的检测技术。
5、助剂生产技术和“三废”治理水平亟待提高。迄今,我国助剂生产中一些主要单元反应仍采用传统工艺,清洁工艺和技术应用尚不普遍。生产过程中多半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由于纺织助剂品种繁多,而且多数品种产量不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相当数量成分复杂的“三废”,再加上长期以来企业对“三废”治理重视不够,处理水平低下,因此纺织助剂产品的毒性与制造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
6、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和发展缓慢,这是当前发展纺织助剂最突出的问题。
制约我国纺织助剂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纺织行业对纺织助剂工业重视度不足。由于纺织助剂行业产值仅占整个纺织工业总产值的0.5%,所以没有引起行业足够的重视,人们更多重视的是纤维、织物及终端应用等。孰不知,纺织助剂是控制纺织品质量的关键,提升纺织品档次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形成一个资源可以共享的产业群。比较纺织行业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我们发现纺织助剂行业集群的发展严重落后。
3、技术落后、研发能力弱,仪器、设备也比较落后。多种因素造成产品质量上不去,从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4、纺织助剂企业目前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运作方式,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信息渠道的不畅,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市场反映灵敏度。
5、基础研究太少,整个行业缺乏对基础研究应有的重视。目前许多从事助剂研究的单位将主要精力放在应用研究上,而从事基础研究的则凤毛麟角,急功近利的应用研究造成行业研究水平低下的现状。
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世界纺织工业重心的不断推移,我国应加快发展纺织助剂工业,提高纺织助剂的产量和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纺织助剂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随着各国构筑“绿色壁垒”速度的加快,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