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载人航天器胜利完成飞行任务后,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因为其生产的芳砜纶产品在神舟5号中以其优异性能击败了发达国家的王牌纤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芳砜纶是中国科技人员首先研制出来的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属于芳香族有机耐高温材料,类似的纤维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生产,是国家科技水平和实力的象征。 由中国首创的芳砜纶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明后,80年代在上海两个科研单位进行小试和中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产业化,并一度停产拆迁。 20世纪末,在中国工程字提交国务院领导的一份调研报告中,专家们评论和建议:“上海自主开发的芳砜纶,其耐高温特性高于美国同类产品,已用于军工配套和环保过滤材料等,打破了国外垄断。” “芳砜纶与美国Nomex纤维同属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性能很相似,但其在抗燃和抗热氧老化上显著优于Nomex。芳砜纶还具有较好的抗辐射性能,不燃性和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军工和宇航方面,以及用于电绝缘、耐高温、抗化学腐蚀、抗辐射、防燃等场合。” “建议2005年前扩大生产搞500~1000吨/年短纤维生产线。2010年前搞300吨/年长丝生产线。” 针对中国工程院调研报告中的上述意见,2001年12月3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批示:“化纤新材料的特殊用途是其他材料难以取代的,但我国基本是进口,对有条件的品种、企业应予以一定支持,使之产业化。” 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中国首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砜纶再度崛起,一条现代化的中试生产线很快建成并投产。中国批量生产芳砜纶的消息引起了国际纤维界,特别是美国杜邦、日本帝人等公司的密切关注。 在世界各国,有机耐高温纤维均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质。在我国的军需装备中,有机耐高温纤维的用量约在每年200吨左右,主要用于特种作战部队的耐高温阻燃迷彩作战服,其它用于防护服和空军抗荷服、代偿服和抗浸服等。目前,这些急需的战略物资只能从美国进口,一旦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必将受制于人,被动挨打。 另外,耐高温纤维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十分迫切。我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亿千瓦,所需高温过滤材料基本上依赖进口,大型冶金企业,大中城市垃圾焚化炉所需大量高温防护材料,目前全部依赖进口。以上海为例,仅宝钢和地铁两个单位每年要花100万美元进口耐高温纤维过滤材料;上海消防局为了提升装备档次,进口的耐高温纤维消防服被索价5000元一套;上海为杜绝因变压器故障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打算将使用变压器油的变压器升级换代为采用耐高温纤维的绝缘层变压器,需求量在百吨以上,美国公司索价高达每吨48.5万元。 因我国无法生产这类纤维,美国和日本的两家生产企业专门联合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对中国市场进行垄断销售,Nomex纤维的销售价格从每公斤150元猛升至250元,因此,芳砜纶中试线成功投产,对于尽快实现国产有机耐高温纤维的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对于发展我国高科技纤维产业和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我们也高兴地获悉,芳砜纶作为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项目,是制造高性能防护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基础原料,被列为我国耐高温产业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以芳砜纶为中心而延伸的系列高性能产品都将受到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