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与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相比,日本的腈纶纤维近几年一直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日本腈纶纤维的生产比重占世界产量的13%,大大超过了只占世界生产量2~3%的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在亚洲地区,日本腈纶纤维的生产规模虽然不及中国,但却超过了韩国和台湾产量的总和,而且日本腈纶纤维被世界公认为在功能性和质量上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然而,继去年的旭化成公司之后,钟纺公司也决定从腈纶纤维事业中退出。这样,日本的腈纶纤维厂商因此由7家减至三菱丽阳、东洋纺(日本EXLAN)、钟渊化学工业、东丽、东邦TEXTILE公司的5家,总生产能力也因此缩减了28%。在这里,我们归纳了一下日本腈纶纤维制造业界的现状和前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腈纶纤维需求国。纵观2002年,中国腈纶纤维产量为58.7万吨,同时又进口42.3万吨,两者的总和为101万吨,大约相当于世界总需求量的37%,进口腈纶纤维中有近半数来自日本。从日本进口的腈纶纤维大多数是在中国国内、以及韩国和台湾难以生产的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因而,日本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腈纶纤维进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日本最重要的腈纶纤维出口国。2002年日本的腈纶短纤维产量为35.8万吨,出口总量为32.2万吨,其中有18.8万吨面向中国市场。也就是说,向中国出口的腈纶短纤维占日本总产量的53%。 一般来说,出口比例被认为是国际竞争力的标志之一。日本的腈纶短纤维的出口比例约为90%,按理说日本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日本各制造商的腈纶纤维事业收益却并非良好。出口比例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日本国内的纺织设备日趋减少,各制造商为了销售短纤维不得不转向寻求海外市场。另外,在出口贸易方面,作为原料的丙烯腈的行情以及日元汇率暴涨暴跌,所以难以确保稳定的收益。 此次,从腈纶纤维事业撤退的两家厂商是日本腈纶纤维排行第2位的旭化成公司和第6位的钟纺公司。 旭化成公司在中止了腈纶短纤维 “Cashimilon”生产(2001年实际产量69,000吨)的同时,又于2003年3月底中止了腈纶长纤维“Pewlon”(2001年实际产量1,900吨)和耐燃腈纶纤维“Lastan”(2001年实际产量230吨)的生产。这是因为,该公司认为虽然“Pewlon”和 “Lastan”的销售是黑字,但自从共用同一工厂和设备的“Cashimilon”淡退市场后,要单独持续“Pewlon”和“Lastan”的事业是极其困难的。 钟纺公司2001年共生产了22,000吨通用腈纶短纤维“KaneboAcrlyic”和具有阻燃性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Lufnen”。然而,于去年8月宣布从腈纶纤维事业撤退,并于同年底中止了这些产品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