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纺织业(包括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而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据测算,中国服装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万多人失业。
7月24日,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不顾中国纺织业界和美国国内进口商、零售 商的反对,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的针织布、手套、胸罩和袍服的进口设限请求,这意味着美国决定对中国服装启动限制性措施。欧盟最近也新修订了关于欧盟以外国家纺织品进口的规定条例。可以预见,一旦美方根据该措施进行设限,将会给中国输美纺织品企业极为严重的打击。那么,中国纺织服装业兵团将如何挣脱困境,尽早突围?记者近日请业内专家进行了分析。
美再次动用201条款
据美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410.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95%,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92%;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33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5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7.73%。数据表明,纺织业依然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之遭遇主要是因为树大招风。ATMI此次打算提交的理由和去年四季度美国政府动用201条款保护其国内钢铁工业如出一辙。
但是孙淮滨也认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靠单纯的政府保护来维持纺织业的既得利益其实是没有出路的。相比之下,欧盟就显得比较明智,他们基本放弃了传统的织造业,而重点发展服装品牌、纺织机械和新纤维,而这些领域正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无力和他们竞争的。
学会从品牌上获取利润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指出,中国纺织品必须尽快改变传统以量取胜、以规模取胜的做法,要在提高产品档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在出口模式上,那种依靠大路货、大规模、低利润的办法出口换汇已越来越容易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设限的借口,出口企业应在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我国服装企业成长壮大的紧要任务,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此外,服装行业不仅要从出口额来评价美欧设限可能带来的影响,更要从就业安全的角度考虑,通过提升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确保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本土品牌亟待提升
近年来,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开始采取与国内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合资的方式,以达到本土化的目的。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专家认为,日益加快的国际服装品牌本土化进程,给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更应注意到,国际品牌本土化的过程其实正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通过OEM与洋品牌代理的市场历练,本土服装品牌已逐渐拥有不 可替代的发展空间。
浙江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陈敏说,温州服装有自己的网络优势,这何尝不是国内本土服装企业的应变之策呢?在步伐加紧的国际服装品牌的本土化过程中,在不可避免的“与狼共舞”的趋势面前,如何尽早成为 “狼”,进而逐鹿国际市场,将成为每一个本土服装企业的现实选择。(明贵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