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纺织工业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全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745户企业1-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1.25亿元,同比增长15.20%;完成出口交货值31.89亿元,同比增长19.16%;实现销售收入168.82亿元,同比增长20.12%;实现利税8.34亿元,同比增长14.44%,其中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25.54%。
湖北纺织工业快速增长,棉纺和服装两个主体行业发挥了支撑作用。棉纺织行业在全行业中销售收入的增长中贡献率达到38.2%,服装行业贡献率达到31%。上半年湖北纱产量达到36.8万吨,同比增长19.81%,全省棉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102.96亿元,同比增长19.98%;实现利润8298万元,同比增加1379万元。武汉一棉、银河、3542等一批优势企业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203户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月月创新高,由元月份的不到1200万件,六月份达到2362万件,上半年累计达到9276万件,同比增长27.56%,全省服装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9.43亿元,同比增长21.55%;实现利润13347万元,同比增加2878万元,利税同比增长27.13%。幸福、美尔雅、康赛等重点企业,通过实施改革调整和资源重新整合后,逐渐走出低谷,上半年幸福、美尔雅、康赛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300万元、4300万元、2200万元;同时,天宇、美春、亚细亚、大洋、襄阳服装等一批出口加工型骨干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一批中小企业群起,拉动湖北省服装行业的快速增长。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退民进步伐加快,增强湖北纺织行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民营企业、沿海和外资企业纷纷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来湖北投资,加快了湖北纺织工业国企改革步伐。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由2002年的192户减少至157户,企业户数同比减少了18.23%。这些企业多数退出了国有领域,实行国有民营、民有民营,重组联合。由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而成的奥达、孝棉、联亮、裕波旭光、卓尔雪龙等一批民营企业活力勃发,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在业内在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快速扩张。
湖北纺织工业正在由衣着领域向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领域和麻纺等特色领域大步前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苎麻纺织业正成为快速增长的特色子行业,今年上半年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仍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65%。产业用纺织品在湖北发展迅猛,“非典”期间湖北药纱布、无纺布卫生防护制品等初露锋芒,显示出湖北医用纺织品在全国的规模实力。裕大华等企业抓住湖北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机遇,开发生产汽车高档内饰面料,跻身于全国同类企业的前列。以产业用纺织品为主的湖北省纺织制成品制造业1-6月从业人员达到33828人,同比增长12.05%;实现销售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29.08%;实现利税7248万元,同比增长43.21%,其中利润为3516万元,同比增长83.32%。湖北省各地近期在制定新型工业化规划中,襄樊、荆州等市将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仙桃市提出了以纺织立市的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思路。正在彭场建设无纺布及制品工业城,又着手建设大型纺织工业园区,以纺织为火车头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湖北经济中一大亮点。(记者 周开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