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次,用简化了的理论公式W 2(Ks·Km·Lsinθ)来表示了薄型材料的展开量。首先,请是否能对公式中的每个要素进行一下说明呢?各要素和其它要素之间有关联,使之独立、个别地进行说明的话,有招致误解的可能,但是,从开始阶段,就全面综合地说明的话,可能会更难理解。 |
土田∶ |
知道了。这个公式的括弧内是用乘法的形式来表示的,因为薄型材料的滑动性,柔软程度并不是能用数值来表示的,所以请从"薄型材料的展开量也与滑动性、柔软程度相关"这一水平上考虑。 首先是薄型材料的滑动系数Ks,任何薄型材料在FE的橡胶表面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滑动。具有滑动越大,展开效果就越差这一倾向。最不易滑动的薄型材料的代表是热硬化处理前的无纺布,最易滑动的薄型材料的代表是铝箔,铜箔等。 |
问题∶ |
也就是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无纺布的展开量要比铝箔的展开量大? |
土田∶ |
有这种倾向。即使是相同的薄膜,例如涂层处理后的薄膜比未经处理的薄膜易滑动。 另外,厚的薄膜具有比薄的薄膜易滑动的倾向。因此,如果其它的条件完全相同的话,可以这么说,薄的未处理的薄膜比厚的经过厚的涂层处理的薄膜的展开量大。 |
问题∶ |
也就是说滑动的问题,不限于薄型材料的性质,与厚度、表面状态也有关系。那么,这个滑动,完全仅是由薄型材料引起的吗? |
土田∶ |
并不如此,外部的原因,也会引起滑动。即受空气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也与生产线张力有关。例如,如果生产线张力太小的话,具有易滑动的倾向。另外,例如,在强制驱动FE使用的时候,驱动速度与生产线速度不协调的话,薄型材料也易发生滑动。 同时,因为辊表面的橡胶是消耗品,所以使用1~2年后需定期更换,如果不定期更换,长期使用的话,橡胶表面会出现磨损,薄型材料呈易滑动的状态。总之,滑动是由薄型材料所固有的物性与各种外部原因的结合而发生的。另外,想让大家了解的是,如滑动越大,薄型材料的展开量就有减少的倾向。 |
问题∶ |
但是,一般来说,很容易认为,只要使用相同的FE辊,不管是什么薄型材料,展开量总是相同的吧。薄型材料在FE辊表面的橡胶上是否滑动一般是不考虑的,更何况滑动对展开量影响这样的事呢。 |
土田∶ |
是这样的。薄型材料的展开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并不是赋予FE辊倾斜角即可。不管怎么样,关于滑动问题,因为薄型材料的固有物性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奉劝大家必须尽量避免由外部原因产生的滑动,即与张力有关的滑动、由步调不一致产生的滑动以及由橡胶带的磨损而出现的滑动。 |
问题∶ |
下面能否说明一下柔软系数Km呢?以前,在请教有关弯曲辊的问题点时,了解到由于薄型材料的柔软性,弯曲辊的构造上的缺陷有时会产生很大影响,有时并没有什么大影响。同时,对于弯曲辊中发生的问题,因薄型材料的柔软性不同而各异。薄型材料的柔软性,人们总认为在使用扩布辊(Expander Roll)展开的时候是极为重要的。直线型辊的情况下,薄型材料的柔软性对展开量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
土田∶ |
确实,薄型材料的柔软性,即使在FE中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刚才提及的滑动的问题也是和薄型材料的柔软性有关的。也就是说,柔软性越大滑动越小,所以展开量具有变大的倾向。即使仅仅从柔软性来看,可以说,柔软性越大展开量越大,柔软性越小展开量越小。总之,所谓具有柔软性,也就是薄型材料自身具有伸展的余地。相反,所谓柔软性小,也就是薄型材料自身没有伸展的余地。 |
问题∶ |
那么,也就是说布、薄膜等展开量相对大些,玻璃纤维、金属箔等展开量相对小些,是这么回事吧? |
土田∶ |
一方面是这样的。但是,在议论柔软性的时候,薄型材料对FE辊的入射角也不得不一起加以考虑。关于这个入射角,参照下图进行说明。薄型材料从供给源开始送入FE辊,被卷在FE上行走的话,通过调整螺栓,付与辊的倾斜角θ,慢慢地向辊的两侧方向展开。据此,薄型材料在FE的入口处附近,根据薄型材料的供给源的幅度,在扩展状态下,进入FE。也就是说,薄型材料是面向与辊的轴心直行方向,保持某个角度γ,然后被卷在FE辊上。这个角度γ被称为入射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