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整个行业的投资过热值得引起注意。今年1-8月份,纺织业的投资增长超过100%,达到108%,是全国的第二位,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极大的关注。在新一轮的投资热中,先进设备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去年用于引进设备的资金是35亿元,而今年截止目前已经达到50亿元。虽然从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必须看到,过速增长确实存在隐患,而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泡沫。我们需要对这种过热的投资进行理智的思考。
现在业内讨论比较多的可能就是有关出口退税税率降低的问题。明年起,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3 %,纺织品由15%降到11%,从国家的发展大局看,这种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而对出口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整个产业应该服从大局。我们的企业有很多是靠退税保持了增长速度,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在调整报价,以尽快适应新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是棉价的上涨。人们常说,成也棉花,败也棉花。棉花价格的稳定性对行业的影响很大。目前,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在17-18 万元之间,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棉纺行业的投资很大,棉价的上升对棉纺行业影响巨大,企业争抢棉资源会引发更大的竞争。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进口。我国今年进口棉花的配额已经用完,现在有 关方面正在努力,希望把明年的配额调剂过来,以解决目前棉价上涨的实际问题。
国内纺织企业需要注意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国际贸易争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麻烦也越来愈多,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等等非常频繁。这说明我国的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在增加,但同时会给一些国家带来各种压力。
最近美国纺织品进口协会就向美国政府对中国针织布、睡袍、文胸、箱包、手套提出设限申请,并且散布中国纺织品威胁论,希望全球对中国纺织品形成压力。目前该申请已被受理,但不包括箱包和手套,预计 11月份会出结果。对于这种贸易摩擦国内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说明中国纺织品一方面很有竞争力,一方面又面临很多压力。纺织品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企业在应对各种情况时一定要注意贸易规范,不要给竞争对手留下口实,第二,要注意国际间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