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华艺广播报道,2003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针织品、胸衣和袍服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理由是中国这三种纺织品对美国出口激增。此举引发中美贸易纠纷逐步升级。 世贸组织问题研究专家张汉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有4点清醒认识: 一、纺织服装业要适度地扩大投资,避免投资过剩
从1999年7月中、美签订关于中国入世承诺的协议以来,中国纺织服装业增长速度始终是比较快的。1999~2000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口速度和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都在35%以上,尤其是2003年1~10月,达到了130%的增长速度。这种迅速的投资扩张,必然会导致中国纺织服装业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并进而导致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恶性竞争。此举不但损害生产企业的利益,而且也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形成一些呆坏账,对我们的金融系统乃至银行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纺织服装业要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投资“预警”机制
中国纺织服装业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客观上对其他国家的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该行业现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对我们实施保障措施或者反倾销措施的一个重要行业。因此,纺织服装业不仅要做好贸易摩擦“预警”,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投资“预警”。所谓投资“预警”主要是指我们不光要看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还要仔细分析目标市场所在国国内竞争状况的变化,并针对目标市场所在国政策、贸易法规和国内供求关系竞争状况,在投资策略上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三、纺织服装业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纺织服装业是一个中小企业居多的行业。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习惯于过去指令性的管理体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进行协调。有关行业协会组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只要出现贸易摩擦,相关的企业就会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美国纺织制造业联盟和美国纺织制造业协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对美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施加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加快行业协会的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能切实地保护从事纺织服装业企业的利益。
四、纺织服装业要加强进出口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到2005年以后,会有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企业有外贸经营权。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比较重要的3年(2004~2006年)过渡期内,加强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秩序的规范协调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规范和约束,无论在出口或者进口方面进行恶性竞争的话,都必然使我们的纺织服装业在经贸竞争中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这一点值得我们业界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