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晋州市的纺织行业迅猛发展,以至一些纺织专业乡镇目前出现招工难问题。已经5月份,一小部分企业因为工人短缺而开工不足,应该“三班倒”的织布厂仅仅能开两个班。在这里的墙上、路边牌子上,“招挡车工”、“招机修工”等招工启示随处可见,晋州电视台每天都播放着纺织企业的招工广告。
“以前是企业选工人,现在是工人挑企业”,友兴织布厂厂长刘趁兴感慨地说:“几年以前,青年人进本村企业打工还要托关系,我们一直以为劳动力资源最不用担心,没想到到了现在,劳动力还真成了企业的问题,咱还得拉下脸来去请人家。现在纺织业发展得太快了。”在东宿乡,6年前仅有两个纺纱厂,现在已经有25个了,织布厂由6年前的20多个发展到200多个。一些重点村里每两三户就有一户投资纺织业,成为企业老板。在几个重点乡镇,适龄劳动力有2.5万人,纺织业从业人口却需要近4万人。这些企业在利用完附近乡镇的劳动力以后,就开始到外县市招聘工人,为了抢占先机,一些企业正月初十以前就驱车到饶阳、鸡泽、深泽等地聘请熟练工人。一个较为熟练的工人,往往有几家企业去“抢”。
近年来,晋州市委、市政府把纺织业作为“两大特色产业”之一的第一大品牌,提出打造“中国`晋州布匹城”战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下大力气加以扶持,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现在晋州市轻纺行业已发展到693家,从业人员5万人,拥有82万纱锭、9000台织机、34台大中型染整生产线,纱锭数占全省纱锭数的1/6强,年产棉纱7.6万吨,毛巾3亿条,布匹3亿米,漂染色布一亿米,年销售收入达到56亿元。在当地形成了大规模的布匹市场,产品销售到山东、山西、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销售进一步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企业不断扩大,新企业不断增加,引起了需求大批工人的连锁反应。
熟练工人成了“香饽饽”,他们开始了“挑剔”企业。来自鸡泽的打工妹王肖说出了挡车工注重的几个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老板的态度,当然最主要是看企业的设备是否先进。使用剑杆织机的企业最受工人欢迎,这种织机不但操作简单省事,而且又因为纺织企业都是计件工资,剑杆织机的产量大,相当于间接提高工资;自动换梭织机也受到打工妹青睐,不用费时费力地人工换梭。工人在企业里受到良好的待遇,工资按月发放,从不拖欠。工人伙食很好,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许多企业都给工人办理了人身保险。竞争促使企业发展壮大,更新设备。军如织布厂是步子迈得比较大的一个,2004年底,企业老板把旧设备全部更换为剑杆织机,谈到更换设备的原因,他说,除了为了产品质量好、产量高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更能吸引工人。
挡车工、机修工需要一定时期的技术培训,一些纺织厂老板看准时机,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利用一些闲置设备,办起了纺织学校,在向民工收取培训费的同时,向用人企业收取一定的介绍费。办纺织学校成为当地一种新兴的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