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水平提高和产品出口的增长,无梭织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仅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各类无梭织机就在18000台左右,这为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奠定了基础。从国外无梭织机技术发展看,在机电一体化、速度、选择等技术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国产设备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亟待提高。为此,专家就国外无梭织机的先进技术和我国无梭织机现状进行了阐述。
近年来,我国国产无梭织机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产品成本大幅下降,技术性能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同业相比,国产无梭织机总体技术水平、可靠性和品种适应性等方面还显不足。随着我国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将极大促进织机无梭化进程。
机构发展上演技术革命
从无梭织机发展趋势看,在关键技术和环节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如:
开口机构过去无梭织机配凸轮开口的多,配多臂机的数量不多(剑杆织机例外),而现在很少有配凸轮开口装置的。以喷气为例,过去机构式多臂机只能在织机500r/min以下运转,大大限制了喷气织机高速性能的发挥,而凸轮开口可以开到800~1000r/min,这就是过去喷气织机愿意配置凸轮开口而不愿意配置机械式多臂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今电子式多臂机如STAUBLI2871型可以配置1000r/min以下喷气织机运转,而它的28 61型顺以配合800r/min以下的织机运转,它的2668型可以配合550r/min以下的剑杆织机运转。
织机除配置凸轮开口、多臂开口外,还有配置提花机的。过去无梭织机配的提花机全部是机械式的,而今都是电子提花机。它带来的好处与电子多臂一样,它可在最高织机速度1000r/min时正常运转,而过去的机械式提花机一般在250~300r/min以下才正常运转。
引纬机构近10年喷气引纬方面也有不少改进,如一个主喷嘴固定在机架上,另一主喷嘴固定在筘座上与筘座一起摆动,也有在纬纱出口端加装吸嘴的拉抻喷嘴等。近年用微机控制电磁阀的开启、闭合,电磁阀由每个控制四只辅助喷嘴改成控制二只辅助嘴,电磁阀数量几乎增加一倍,但是节约气耗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仍有的喷气织机坚持使用一只电 磁阀控制四只辅助喷嘴。认为最理想的作法是一只电磁阀控制一只辅助喷嘴,而把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也许这样做节能会更加明显。
打纬机构打纬从一开始便采用曲柄连杆打纬机构与共轭凸轮打纬。剑杆织机开始采用曲柄连杆打纬机构,由于这种机构不太适应高速度运转,以后都转向共轭凸轮打纬了。共轭凸轮打纬在近10年中没有特别的改进,只不过在设计、制造上更精密,更适应高速运转。可以说至今共轭凸轮打纬已经非常成熟,它在高速剑杆、片梭、喷气织机上得到了广 泛使用,而且效果很不错。
送经机构无梭织机在开始的时间仍然采用传统的有梭织机机械式送经,近10年来有许多织机制造厂商把电子送经由选购改为标准供应。在特宽织机上还配置左右两侧独立的两套电子送经,取消了机械式差微运动调节两个织轴张力的装置。现在几乎没有高档无梭织机不配置电子送经的了。
卷取机构无梭织机最初都是采用机械卷取,随着电子送经的普遍推广应用,人们把卷取由机械式改为电子式。近10年电子卷取由于微机监测、监控,不但做到了与送经配合默契,同步运行,而且可以做到在线变换纬密,使不同纬密在一块布上出现,大大扩展了制织的范围。
选色(选纬)机构为了同时织多种颜色中不同纤维种类、不同支数的纬纱,无梭织机必须安装选色(选纬)机构,这个机构的功能相当于有梭织机的多梭箱的功能。一般多梭箱最多容纳7种纬纱,但在无梭织机中可有多达12种以上颜色的纬纱,使织出来的织物更加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是4种、6种或8个颜色的纬纱。剑杆织机很早就配置了多色的纬 纱选择机构,现最多为12色;而片梭最多只能有4种颜色的纬纱选色机构;喷水织机至今仍只有2种颜色的选择机构;喷气织机现最多已达8色,且功能增加很多,品种适应性扩大了,又能做到高速、高产,操作也非常方便,这是用户买这种高性能喷气织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停机构无梭织机投入生产时是使用有梭织机的机械式经停机构,随着织机速度的提高,这种机械式经停机构已经不能适应要求,现在开始使用电气的经停机构。
纬停机构片梭及剑杆织机上个世纪50年代用的机械式纬停机构约在 1980年改为电气式纬停机构。199 0年以后剑杆才采用压电陶瓷的电子式的纬停;片梭至今仍保留着电气的纬停;至于喷气织机从一开始就采用光电式纬停,近10年来没有重大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