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3/12/18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
|
|
近10年来,我国化纤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化纤设备在经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阶段后,又步入了自主开发阶段,部分国产化纤设备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年产万吨的湿法腈纶生产线、节能降耗的聚合设备、多种规格的高速卷绕头等设备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化纤设备的生产日益成熟,为化纤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权威专家认为,世界纤维的年增长率将以3%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10年,化纤消费的年增长率为4.4%,它在纺织纤维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其化纤工业的发展速度之快着实让人始料不及。有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化纤产量将突破1100万吨,化纤加工总量的比重将超过今年的预计,估计到2005年化纤加工总量还将增加。化纤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无疑为化纤机械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化纤机械工业的发展,坚持了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相结合的方针。第一阶段可以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学习国外人造纤维工艺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逐步实现了人造纤维短丝、长丝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成套设备中包括了主机、辅机、专件等。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学习国外维尼纶的工艺生产技术,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现了维尼纶原料中的乙炔气设备、聚乙烯醇设备和尼纶长丝、短丝和后处理成套设备的国产化。进入20世纪的70年代,随着涤纶、腈纶开始兴起,我国着手研究开发,开始在VD403 型纺丝机与后处理年产几百吨涤纶成套设备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以VD406 型纺丝机与LVD808型后处理年产4000吨、75 00吨涤纶短纤维的成套设备。 VC406型长丝纺丝机与相应的牵伸、加弹设备也随之发展。腈纶设备也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工艺生产技术,先后开发研制年产 3000吨、6000吨的短纤维成套工艺设备以及相应的长丝毛型所配套的设备。锦纶长、短纤维设备也同时相继问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纤机械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使我国化纤机械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机械,发展提高得更快。以LHV438型纺丝机和LHV098型后处理设备为代表,使涤纶短纤维的日生产能力达到50吨,继而发展提高到LHV905型日产100 吨的成套设备。
KV738型、EJQ143型和HZKV744型涤纶长丝纺丝P0Y、FDY设备发展得更快。相应的K V505型牵伸加捻机和FK系列型弹力丝假捻机也都得到了同步提高,适应了涤纶纤维的发展。湿法腈纶纤维成套设备的年生产能力也提高到了1.5万吨,干法工艺腈纶纤维成套设备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实现国产化,单线年生产能力达到 3万吨。毛型腈纶长丝的切断、拉伸、针梳和打包设备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提高。具有创造性的蛋白纤维成套设备,也在这一阶段中诞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这一时期,锦纶、丙纶、氨纶和醋酸纤维设备也都进行了开发、研制和生产。
现在,我国化纤机械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厂商,在前些年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合作生产、自主开发等方针的指引下,实现了大部分化纤机械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并逐渐开发出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纤生产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纤设备大体上占总产能设备的70%左右。
人造纤维短纤维成套设备在装备新乡、南京和杭州化纤厂时,一条线年生产能力为3400吨。现在给潍坊、丹东等化纤厂的设备年生产能力为8万吨。人造纤维长丝纺丝不仅有离心纺而且半连续纺丝机也已比较成熟,全自动的连续纺丝机也已试制成功,流程缩短、车速加快、卷装加大,适应了人造纤维的发展需要。
合成纤维中的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从每条生产线年产1.5万吨提高到8万吨,一条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已经工业化生产,一条线年产..5 万吨的也正在抓紧研制。涤纶长丝P0Y和FDY丝的工艺生产技术都已比较成熟,5 000米/分的高速卷绕头也已大面积采用,6000米/分的高速卷绕头也已鉴定,纺丝速度加快,产量提高,适应了涤纶长丝的迅猛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牵伸卷绕、弹力丝假捻等配套设备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为涤纶长丝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湿法腈纶的成套设备一条线的年生产能力也提高到了1.5万吨。各种丙纶纤维设备、氨纶设备和醋酸纤维设备以及特种纤维设备等也同时得到发展。具有我国独创性的蛋白纤维成套设备,配合工艺的开发,也已进入工业化生产。
今后,我国化纤设备开发的目标是与国际接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尽管我国一些化纤机械骨干生产企业已能生产出3万吨/年涤纶短纤、1.5万吨/年湿法腈纶、2万吨/年粘胶短纤的成套设备,还能制造聚合设备、多种规格高速卷绕头、热牵伸辊、计量泵、喷丝板等。但在高速化、大容量、低投入、高产出、高精度、少维修方面,我们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虽然像大豆蛋白纤维成套设备也已进入工业化自主开发阶段,但如Lyocell纤维、PTT 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成套设备以及大容量的环吹、中心吹风部件、海岛型复合喷丝板等还得靠进口,相比之下差距仍在。问题出在哪里?专家指出,我国化纤机械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加上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研究开发只能与生产同步而不能超前。同时,试验、科研手段不具备,设计制造技术与使用工艺脱节。另外,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形不成拳头,这恐怕也是我们的主要差距之一。
化纤机械的发展是围绕化纤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但也要随着化纤工艺的改进而改进,也还需与化纤原料装置的形式相匹配。总的发展趋势在常规纺丝工艺方面应当是大容量,生产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控制智能化。在发展常规纤维的同时,发展功能性等特种纤维所匹配的工艺设备。
设备是工艺的载体,设备是实现工艺、实现效益的条件,需要紧密配合,一定程度上设备要服从工艺、满足工艺要求,不能就机械论机械。化纤的生产,纺丝以前的工序涉及温度、压力、流量、介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反应。纺丝之后的牵伸、卷曲,同样受温度、速度、拉力的变化,虽然属物理性能变化,但也不能脱离工艺。因此,机械与工艺 的结合将是永恒的。
化纤生产工艺的连续化是化纤机械必须相适应的一个特征,有了单机但不配套、不成线的设备是形不成生产能力的。如何使化纤机械形成工艺成线、工程成套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化纤机械设备的生产、改进和提高,最好有个相适应的试验场地或者有建设项目的依托,要有个工程公司组织起来,有工艺、能成套,能够使建设项目成套设计、 成套制造、成套供应和成套服务。这样才有可能为化纤机械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与使用工艺结合,组织工程成套,这是发展化纤机械的外部条件。还有一个内部条件就是化纤机械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做好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的问题。保证达到化纤工艺生产线8000小时不检修的最低目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化纤机械生产要探讨的实际问题。
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10年,世界纺织纤维加工量将年增3%,化纤的年增加量为4.4%,化纤原料的生产能力也将迅速增加,同时企业的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都需要装备的配合,这些为化纤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刘升)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