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科技发展项目指南(2000-2005)纺机项目介绍(10)
立项背景 粘胶短纤维在我国仍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市场潜力很大,但全国的20多家粘胶短纤企业,绝大多数使用的仍是六十年代水平的后处理设备,生产能力小、消耗高、经济效益差,因此,这些企业都面临着更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而目前较合理的经济规模不能小于2万吨/年,否则不可能有好的效益。但用老设备要想达到规模经营至少需要四台以上,目前国内尚无定型的2万吨/年以上生产能力的后处理设备,而进口此类设备则需要大量的外汇,价格太高,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使产品缺少竞争力。目前国内只有两家化纤厂进口了此类设备,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大,年产量2~3万吨;自动化程度高,均采用计算机控制;设备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因此,需要研制开发一种性能与进口设备相近、价格较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短纤后处理设备,以满足国内各化纤厂的设备更新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研究内容
1机械传动:机械传动部分采用链传动,其特点是机构简单,长网受力小,但对后辊及链条的制造要求较高,同时,由于两根链条之间有许多托网辊,因此,对毛层的压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压辊的线压力较高,这些都增加了设计和制造难度。采用网辊传动,长网受力较大,网在运行中易跑偏和松弛,因此,需用纠偏及张紧装置,所以,传动机构较复杂。但该传动机构便于采用平面网结构,因此,压辊线压力较小,只有链传动设备的70%,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两种机构的长处结合起来。
2材料:后处理设备中的给纤槽,工作条件较差,使用的材料特殊,“卡拉”树脂或 904L高铬高镍不锈钢。这两种材料,目前国内解决比较困难,因此, 是直接进口,或国内寻找替代材料,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后才能确定。
研究目标
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开发研制一种处理能力为2~3万吨/年,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平稳、操作维修简单、价格合理的粘胶短纤后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