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也称为人造纤维。传统的化纤有涤纶(polyester)、尼龙(Nylon)、粘胶(Viscose)及丙烯酸(类)纤维(Acrylic)在这十几年间,由超细纤维的发展开始,化纤的品种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亚洲。因为日本缺乏天然纤维的资源,所以一直是亚洲化纤开发研究的先驱者。台湾、韩国也紧紧追随着。
据台湾当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涤纶产量排名次,一九八零年居第一位的是美国杜邦公司,产量达八百四十一千公吨。一九九零年第一位是德国赫希斯特,产量达九百四十三千公吨。而二零零零年则是台湾南亚,产量达一千八十七千公吨。由此可知,台湾在化纤的发展是非常迅速。所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纺织制衣部于三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三十首次举办为期四天的台湾化纤学习团。学习团的目的第一是丰富纺织制衣业界从业人员化纤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这次的活动,促进台、港两地的互相认识及合作,建立两地的关系及商机。
学习纳米及微胶囊技术 学习团包括四个课题及化纤生产厂房参观。课题内容有机能性纤维之特性与生产技术、差别化复合加工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纳米光触媒在纺纤的应用及机能性微胶囊包埋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纳米科技及微胶囊技术尤其吸引。参加者均表示主要是为了这两个课题而报名参加。纳米科技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现阶段纳米在纺织物料的应用上,主要是除臭、杀菌、疏水及疏油。但相信在染整及后处理加工上,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微胶囊应用在纺织物料上,可制成不同感香系列的成品。
厂房参观有中兴纺织厂及新光合成纤维厂。中兴是一家台湾企业,以台湾管理模式经营。业务包括化纤、纺纱、织布、染整及成衣等上、中、下游直立式生产线。在上海、越南及洪都拉斯均有设厂投资。新推出的产品是Coolplus,有吸湿排汗机能的纤维。二零零零年营业额为九十八亿新台币(约二亿九千万美元)。桃园生产线已采用电脑条码系统及全自动包装设备。
另一家是新光合成纤维厂,因为引入了日本东丽及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参与投资,所以厂务管理采用日本模式的管理方法。整体厂房的观感比较有系统、有秩序。主要生产涤纶化纤及塑胶模片。杭州及泰国均设有生产线。涤纶化纤产品走向差异化的生产方向,也就是不断改善及加强涤纶的机能。例如,抗菌、UV-cut、中空纱、难燃纱、海岛型(超细)纤维,胖瘦纱等。二零零零年营业额为一百三十六亿新台币(约四亿美元)。参观的桃园化纤厂更采用自动导航运输系统(AGV)、自动落筒、运输及包装。
反应佳拟再组考察团
团员觉得不足的地方是参观厂房的时间太短促,不能详细了解整个化纤生产过程及参观不够深入。因为这次参加的团员在染整的研究开发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认为课题内容未能深入讨论每项科技所引起的技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现在正面对的各种困难。
这次台湾协办的机构是中国纺织工业研究中心。该中心现正逐步充实研发设备及专业人材,包括原料、纺纱、织布、染整、服装等科技的开发研究。团员更参观了该中心的设备、陈列馆及图书资料馆。这次学习团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台湾中国纺织工业研究中心的第一次尝试。藉着参观厂房让香港的业界人士更直接了解整个化纤生产流程及台湾化纤研究的发展。鉴于业界对这类学习团的反应良好,生产力促进局将会考虑再次举办。(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数码21广场纺织制衣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