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年会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分析了2001年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就今年的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还重点发布了《2001/200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会上指出,从各项经济指标上看,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在我国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去年我国纺织工业在困难中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行业内部看,行业素质有所提高,对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同时应该看到,与2000年相比,2001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没有呈现出全面向好的局面,生产、销售、出口均有稳步增长,行业运行市场化作用显著,全行业经济效益水平有所下降,分所有制、分行业、分地区经济运行绩效差异性明显。
杜会长认为,行业内应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货物贸易中,劳动力资源丰富、基本素质高、成本低等优势仍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有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的纺织产品数量大幅增长,平均价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价格比有所下降。从目前来看,我国纺织工业存在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从各子行业分析,化纤业产能产量飞速增长,但其差别化率很低,最好的省份如江苏、广东也不过7%,整个行业没有在纤维功能的创新上下功夫;染整业的技术设备十分落后,缺乏开发能力,虽然大量引进了新设备,但仍在生产老产品;织造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被称为“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产品”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二、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这需要行业内部的长期积累;企业的管理手段、经营水平落后,应走向国际化;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较落后,因此无法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三、行业结构分散也是造成缺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介绍,《2001/200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是我国唯一一部集中反映纺织工业及其各行业年度发展与趋势的研究报告,被业内称为“中国纺织白皮书”。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01-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化学纤维、棉纺织、毛纺织等12个纺织子行业年度发展状况与展望;行业重大问题研究、纺织上市公司综述、行业热点扫描、港台纺织概况、投资融资分析、科技开发指南;国内外纺织工业原料、生产、市场、贸易最新统计资料。
该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所属的各子行业协会分别作了2001年的工作情况介绍。《2001/200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的发布成为会议的重点之一,在今后的年会上均将发布年度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