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已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下一步,民营经济要想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在体制、管理、科技、品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在浙江代表团举行的“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开放和全面创新”记者招待会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观点鲜明地说。
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的纺织代表中,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有十多位。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亲身实践者,他们对于民营经济的未来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也更有发言权。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强,特别是在一些一般性竞争领域,民营经济有的已经超过了70%。同时,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中有65%的人在民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在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纳税主体。纺织行业也不例外,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已逐渐取代国有企业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在产值、出口创汇、就业等各个方面,民营纺织企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绩属于过去,纺织人大代表们更为关注的还是民营经济如何取得更大的突破。说到下一步的发展,李如成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创新。他认为,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弊端,需要多方面、大力度的创新。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要改变长期以来延续的“家族企业”模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要重视管理创新,突破小规模、粗放管理,加快发展步伐。第三,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摆脱过去那种跟进创新、引进创新的窠臼,重视自主创新,早日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第四,要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浙江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沈爱琴说,我国的纺织业目前在世界上已很有竞争力,但细细探究,我们还很缺乏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这种状况在民营纺织企业尤其明显,总体看来,民营纺织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加工产品为主,大多缺乏品牌意识。
三利集团总经理王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达了对民营经济进一步提升的担忧:一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提升;二是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提升;三是战略驾驭和战略决策能力的提升。“从民营经济本身来看,这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需要每一位民营企业家认真研究和思考。”
在关注自身提高的同时,纺织人大代表对宏观政策也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政府在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继续给数以万计的中小民企送去政策的春风,让它们进一步增强活力,不仅能在竞争中求生存,还要在竞争中获发展。”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说,“我们殷切期望地方政府能在企业监管、税收征管和信贷发放等方面出台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以增强企业的‘造血机能’,减轻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并加强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提供法律及政策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网络服务和良好的执法环境等,为民企的发展构筑起公平竞争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