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作为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日前在百忙中就大赛的举办宗旨,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观点。
建设纺织强国,设计落后状况要改变
杜会长早年前就提出设计属于纺织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多年来一直倡导全行业要重视设计,培育创新能力,促进原创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杜会长指出,在过去短缺经济的环境下,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当时纺织品也需要设计,但设计只要满足基本需求都能买出去.设计好点整点并没有明显的竞争威胁。而现在中国纺织品处在买方市场,设计好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纺织品设计既是物顾性创新的关键环节,比如通过材料选择、组织、加工工艺的确定、科学检验评价等达到功能的创新、性能的提高,又是文化性创造的关键环节,比如审美取向、时尚感染力、织物、色彩、图案、风格等艺术的表现力。既然纺织晶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纺织品设计从某种方面看,也是现实生活设计的一个方面。
杜会长认为,产品设计是产品创新最富有活力、最有挑战性的因素,而归根结底是靠人的创造能力。遗憾的是,在行业内尚未形成重视设计。尊重人才的风尚,纺织品设计还落后于服装设计。在我国纺织工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后,纺织品设计队伍并没有明显增强,反而有一些受过良好教宵的有很好创新才能的设计人才,离开了这个行业,而新生的没计人才较少进入这个行业,使得产量成倍增长,设计水平远远落后,技术含量提高,花色品种平平。现在要转变这种重生产、轻没计的旧观念和习惯于品种花色跟进和模仿,重视工厂重复建设、忽视创新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加快培育并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设计队伍壮大迫在眉睫。
因此,组织举办2002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一方面促进产品和花样设计领域百花齐放,形成产品创新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为设计人才成长和开辟人才市场提供一个舞台,既激发设计人才的事业心和创造灵感,又促进企业重视产品没计,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和挖掘人才的作用。
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创新
面对我国纺织面料设计队伍的现状,杜会长在谈到本次大赛的参赛要求时提出:纺织品作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实用商品之一,是艺术和科学紧密结合的结昌。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产品。
一歉好的纺织面料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人文情慷、艺术品位和时尚的概念,而纺织品的艺术性是依靠材料和工艺技术来表达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必然带来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比如发光纤维、弹性纤维、复合纱线以及梅花织造技术和各种物理、化学整理技术的综合运用。作为一名面料设计师,必须有对时尚、艺术、科技的整体素养,这也是对参赛作品的要求。
本后大赛与前两次相比,扩大了参赛范围。从过去的服装面料,到家用纺织品等纺织产品的各个领域,包括了实用性产品和创意性产品等。同时面向专业设计师和大专院校学生,使大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这几年,随着我国纺行业的飞速发展,设计专业化、市场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但现阶段我国的专业设计公司还没有为产业界所广泛认同和了解。本次大赛首次将花样设计作为一大门类与面料设计并列,将花样设计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为专业设计公司和设计人员以及纺织染织专业的大专院校的学生,提供了走人行业的大市场。我们希望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创新中,在设计实践的结合中,造就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大赛围绕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个目标
这次大赛比前两后更引起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选手来自境外,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在奖项设置和展示等方面部有了新的变化,可以说这也是围绕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而产生的。就此,杜会长谈到:首先,设计要适应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满足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参赛作品要具有所选择的验,接受各类消费者的选择;第三,色彩规律的运用和对色彩技术的掌握,已是现代纺织品设计的重要领域,它不仅与材料和工艺有关,而且与消费心理。消费时尚有关。
根据以上三点,本后大窖增加了境外评委,增加了市场化评估,增加了有关色彩创意的奖项。本次参赛作品将在广东西樵国际纺织博览会上进行展示,并进行现场观众投票,不仅让设计师了解什么是的尚,更重要的是了解什么是产业界需要和感兴趣的,市场是如何看待他设计出的作品,并为设计师及其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条件。
最后,杜会长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在内外销市场中,多一些原创性的新产品,少一些仿冒性的产品,多一些时尚领先的产品,少一些过时的大路货产品。毫无疑问,只有设计与创新活力能带采我国纺织产业的长期繁荣和健康发展。(张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