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纺织品市场的配额限制将从2005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这对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可以毫无阻挡地长驱直入出口市场。作为中国纺织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在后配额时代仍将继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
据业内人士分析,2005年以后,美国将针对中国纺织品设立多种屏障,其中运用最多的可能还是反倾销手段。原因有几点:
一是中国产品大多价格较低、出口量大,比较容易被扣上倾销的帽子。有统计显示,美国政府近几年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大约有一半左右是针对中国产品。
二是在美国,同类产品的制造商或批发商、同种工业的工业协会或商业协会以及注册工会认可的工人团体等均可以申诉书形式向反倾销机构投诉,提出反倾销调查要求。途径通畅,手续简单。
三是美国的反倾销调查机制极易使中国企业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美国将“补贴”和“倾销”统称为不公平贸易做法,反补贴与反倾销的实施程序基本相同。
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不久前呼吁政府要为本国制造商提供更为通畅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借助于所有的贸易救济法,其中包括美国的反补贴法,来维护自身利益。美国纺织行业也力图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
配额限制的取消将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会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商应对配额取消后的形势要有足够的估计,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同时,也应认识到,反倾销、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应熟悉贸易伙伴的反倾销程序,积极应对。有关方面应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贸易伙伴滥用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时,由政府根据企业的投诉向有关反倾销的国家做出适度的反应,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另外,中国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价格战略和行业内部的协调一致性等。采取措施,避免本国同类企业之间有意无意的相互压价,尽量避免出现同一产品在同一出口市场短时间大量急速增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