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纺机网>选型中心>纺织仪器>正文
  • 打印
  • 字号
    • 12
    • 14
    • 16
  • 收藏

浅析未来纺织器材的发展道路

2011年10月20日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国产纺织器材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我们建议要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促进器材水平的提高

九十年代国家重大技改项目:喷气织机异形钢筘,边撑刺轴,综框等已初见成效,能替代进口产品,但国外企业又不断推出新的产品适应市场发展,因此国内企业不能满足现状,必须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吸收外行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DOGO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等)不断促进器材水平的提高。

2.发展高端产品,提高国内产品份额

国外知名纺织机械公司在国内建厂开始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冲击。同样,国外知名纺织器材制造企业也针对国内器材薄弱环节打人国内市场,如清梳联用金属针布等大多数仍是进口,也就是说高瑞产品国内份额太少,建议有实力的企业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完善生产工艺,搞好新产品特别是高瑞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3.提升纺织器材的技术要求

新型纺纱机的发展带动了一批新型纺织器材的发展,同时对现有纺织器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清梳联的针布,适用于高速纺、紧密纺用的胶辊、胶圈、带集聚槽的有孔皮圈、集聚圈、上下销、吊锭及高质量纱管等。

4.加强行业合作,减少无序竞争

不少国外企业,有的已实行了企业兼并,如德国特吕茨勒公司与豪林斯沃思公司、美口 DAY国际公司与ARMSTRONG公司,意大利佛而公司与CINCLA公司等,都是强强联合,更有利促进产品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而国内器材企业仍处于低水平的延伸,低价格的竞争。这样,必然形成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技术、装备有优势的企业应渤口强行业之间、本行业与主机厂之间的联合,强强联手,共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以尽‘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  
关于纺织机械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