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河南纺织工业突破金融危机困境途径分析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河南纺织工业突破金融危机困境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 2009/2/5            文章出处: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纺织工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工业稳定健康发展,对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经济的作用。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外围影响,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涨价、工资和社保资金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南纺织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一、河南纺织行业现状

 

  纺织业是河南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省纱锭总数达1420万枚,约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4.2%,规模居全国第三位。2008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94户,年生产纱250万吨,在全国位居前列;2007年,河南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88.5%。但是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发生了变化,虽然产量增长,但效益增幅降低。经济效益开始大幅下滑,整个行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效益增幅减缓。2008年1-6月,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生产棉纱154.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布11.5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服装1.7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65.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3%;销售收入474.85亿元,同比增长43.3%;上缴税金21.4亿元,同比增长51.2%;实现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48.1%,与去年同期增幅90%相比,增幅降低42个百分点。截止今年6月,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94户,比2007年年底增加120家,比2006年年底增加257家。所以生产和效益增长,主要原因是企业户数增加,是投资拉动的结果。2、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至6月底,全省30%的纺织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以下,60%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0.73%。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124户,同比增加8.77%,亏损面为10.39%,高出全国亏损面10.15个百分点。

 

  二、河南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宏观上来看,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人民币上调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上调等银根紧缩政策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07年,央行共进行了10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和6次加息,使得银行信贷规模收缩,各项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以周口市为例,6月底,周口市各家金融机构贷款总额471.94亿元,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额471.94亿元中工业贷款仅为54.9亿元(较年初减少1.4亿),只占贷款总额的11.63%。其次信贷资金向优势行业、重点企业严重倾斜,大部分流向交通运输、仓储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项目建设和少数重点企业。纺织行业由于效益下滑,销售不畅,资金回收慢,所以融资更加困难。在全省1194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绝大多数缺乏资金支持,经营困难。按照行业管理要求,企业生产用棉一般要有3个月的储备量,但现在不少企业生产所需的棉花,库存仅够用几天。加之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疲软,为了加快资金周转,企业只能保本销售,甚至亏本销售。舞钢银龙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0万锭的纺织企业,过去产品一直是零库存,从2007年7月开始有了库存,产销率回落。郑州市纺织企业,各企业以每月200-400万元的亏损额在递增。有的连水、电、气和统筹金都无力支付,将被迫全面停产;更有甚者,连发工资都困难。全省纺织企业比较集中、数量较多的新野县小纺织企业已亏损1/3。

 

  2、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不堪重负。

 

  驻马店市煤价从去年的540元涨到现在的860元,涨幅59.3%,电价上调0.025元,涨幅5%。按《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人工成本增加20%以上。如南方中天纺织有限公司,年用电3600万度,由于电价上涨0.025元,年增加用电成本90万元;油价每升上涨0.9元,导致运输成本提高,该公司年运输棉花等原料18000吨,年增加运费116.7万元;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人工资每人增加100元,年增加成本220万元;为工人办理劳动保险等“三金”,每人每月需要300元左右,年增加成本790万元。今年上半年综合成本大幅增加,和去年同期相比利润降低45.2%,企业已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即便如此,该公司劳动用工仍相当紧张,招工困难,缺少工人300名。

 

  3、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出口企业陷入困境。2008年元月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4.27%,预计全年累计升值幅度在10%左右,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纺织出口企业汇兑就损失百分之一;同时出口退税由2004年的17%下调到11%。根据计算,仅2007年一年全省纺织企业就消化了20.9亿元的新增成本。

 

  出口退税降低,出口企业难以支撑。对单纯出口企业而言,出口越多,赔钱越多。以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5年出口退税率为15%,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折合9.51元;2007年退税率11%,1美元兑换6.98元人民币,折合7.75元;2007年比2005年每出口1美元,利润净下降1.8元,市场消化掉0.5元,仍下降1.3元,按该公司年出口2600万美元计算,每年减少利润3380万元以上。南阳木兰花家纺有限公司因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一年影响利润上百万元。

 

  4、“高征低扣”,企业成本加大。河南纺织企业的主要原材料是棉花,棉花占企业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目前,棉纺织企业的销项税率是17%,而购买棉花的进项抵扣税率只有13%。全省年用棉 252万吨,共增加成本14.2 亿元。

 

  5、进口棉滑准税,企业税赋加重。从2008年开始,滑准税降低了1个百分点,但进口棉价格仍高出国内市场1063元/吨,况且国内棉花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高出1000多元/吨。据测算,2006-2007年,企业进口棉滑准税率实际上平均达到了10%。进口棉长期大大高于国内棉价,失去了滑准税存在的意义,但起到了加重纺织企业税赋的作用。据调查,项城棉纺织有限公司,该企业在全省同行业中属上等水平,设备国内一流,部分关键设备国际一流,纺纱规模10万锭。2007年共生产各类棉纱18000吨,实现利润1600万元,上交税金3000多万元,产品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产销两旺,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口碑。但2008年以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原料棉花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00-1000元/吨,工人工资每人每月涨100元,电价每度上涨0.0306元,折合吨纱成本上涨500元。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企业生产步履艰难。2008年1-6月份,该企业仅实现利润1万元,处于亏损边沿。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上不去,销量也上不去,过去是畅销,现在是滞销。即使降价,产品也不好卖。今年7月已停产25%;最近,企业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明确表示:从8月1日起停产5万锭,职工放假,停产规模达到50%。这是全省纺织行业中很好的企业,企业机制好,干部职工队伍稳定,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档次高。该企业尚且如此,其它企业的困难可想而知。

 

  2008年,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首先波及到纺织行业,美国经济衰退后,自然加大了对本国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减弱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是3.9%,再加上出口退税有所降低,人民币升值必将使纺织企业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三、河南纺织行业突破困境的途径

 

  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公认来自“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而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经济外需依存度一度高达70%,在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出口增长受阻的大背景下,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以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变得现实而紧迫。

 

  1、通过民生投入拉动消费。目前,中央已明确提出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的政策导向,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全面落实中央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各项政策,民生取向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投入的重头戏,扩大内需,无疑也是河南纺织行业的方向和重点。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从2000年7.5公斤增长到2007的年14.6公斤,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也由2000年60%提高到目前的70%。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30到40公斤,是我国目前水平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内需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通过提高消费水平增加需求,其能量可想而知。于此同时要挖掘广大农村市场,农村既为纺织业提供市场又提供劳动力,将投资方向、扩大内需多与群众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与群众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农民有就业、有收入了,消费的欲望才能增长,纺织服装产品才有更大的市场。内需市场扩大政策不断发挥效应,将会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引擎,并成为纺织行业走出目前困境并实现进一步提升的根本动力。

 

  2、以自主品牌促进消费。纺织品不可能没有市场,关键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新的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说,在今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是促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科学技术和品牌的贡献率,是化解发展瓶颈问题,建成纺织强省的两大动力。

 

  3、抓住机遇,顺利承接梯度转移。河南位居中部,是东西经济过渡地带,也是沿海经济向西部转移的重要着力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正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次转移中,河南的重要位置十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中财期货:纺织业振兴计划审议 PTA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变频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扩展模块
·可编程序控制器
·扩展模块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槽针)
·电子送经装置
·双针床经编机
·双针床短毛绒经编机
·双针床拉舍尔毛毯机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