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调整振兴规划推动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调整振兴规划推动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发布时间: 2009/2/11           文章出处: 山西日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份规划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纺织行业恢复经济增长,将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规划提出,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据了解,在这份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未来三年,我国纺织工业将积极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重点科技攻关、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全行业产品差异化水平,从纤维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到最终产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强度,提高产学研和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加大技术改造规模,大力普及先进工艺和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升质量水平。

  许坤元表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今年进入无配额时代。经过30年发展,全国140多个纺织产业集群实现了专业化的分工,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开发水平,特别是产业配套水平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替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会使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总量减少,这对中国出口非常不利。但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中国纺织品的国际份额还可以继续提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全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85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下滑10.9个百分点。

  尽管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但长期以来,国际市场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高度认可,使中国纺服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以美国为例,2008年中国纺服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但份额却增加了1%。

  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价格在出口中成为非常敏感的因素。目前国际市场高档名牌产品的消费比重大幅下降,而大众化产品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面。在消费结构向低端产品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及时跟踪、顺应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将凭借质优价廉物美的产品在销售额增长方面成为赢家,分得更大国际市场份额。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要优化区域布局。东部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比较优势升级和梯度转移是中国比较优势延续并提升的两大趋势。我国当前有13.2亿人口,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生产力差别将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还很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纺织工业决定了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将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我国东部沿海的劳动力创造力水平,已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但成本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相比仍然低约15%,其纺织业小时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土耳其的1/3。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比较优势梯度转移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向国内欠发达地区转移,形成跨地区产业链,既保持了国际竞争力提升,又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下一步,我国将围绕比较优势在国内的提升和梯度转移,防止比较优势因结构调整而中断,加大企业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提高跨国配置资源的水平。同时,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结合,扩展开放式创新局面。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工业的从业人数比重在1980年时占4.8%,1990年占8.84%,2000年占12.28%,2007年则提高到14%。纺织工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33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80%左右来自农村转移劳动力。

  许坤元透露,在这份规划中,未来三年我国纺织行业欲达到三大目标:出口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纺织工业生产保持13%的年均增速,国内市场衣着类消费保持20%的年均增长。如果这三大目标都能实现,将为我国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仪化短纤中心设立能耗“警戒线”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
·温度控制器
·可寻址讯通转换器模块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槽针)
·单根嵌式舌针系统
·温度控制器
·扩展模块
·变频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