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和谐发展看胶南———胶南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探索解读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和谐发展看胶南———胶南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探索解读

 
 

发布时间: 2005/4/2            文章出处: 本站整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最大难点也在农村。在当前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因改革发展引发的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摆在了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是推而避之还是积极应对,这不仅仅是个政绩观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执政能力的高低。作为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胶南市,面对这些发展中的“痛苦”、成长中的“烦恼”,把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作为巩固执政基础的一大着力点,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谈起“和谐社会”的构建,胶南市委书记张大勇自有一番见解:“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逐步调和矛盾使之达到平衡的过程。”

    得改革开放之先机的胶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区面积由1998年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七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2004年达到9.64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第48位。面对这一骄人成绩,胶南市的决策者们却忧思忡忡,焦虑于心。究其原因,就在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存在。不可否认,今天的发展成果部分地建立在昨天那种粗放式发展的基础之上,是牺牲了局部甚至是长远的利益得来的,原来被忽视、被淹没的一些矛盾开始集中暴露。张大勇说:“问题的爆发,是各种矛盾的积累、碰撞的结果。如果这些矛盾冲突不能及时达到平衡,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社会主体多种多样,利益矛盾形形色色,而这些矛盾又因时而变、顺势而动,怎样才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均衡、稳定、有序呢?胶南市的做法就是:运用辩证法,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打牢一个基础———扭住发展不放松

    胶南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深深懂得,和谐社会,首先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社会,而社会的和谐程度,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对胶南这样一个农业、农村、农民仍占较大比重的县级市来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集体增收、农民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张大勇认为,作为百强县(市),应该而且有条件率先突破“三农”,促进社会的和谐。工业是胶南的特色和优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月28日,一期总投资8亿元的海尔胶南工业园正式签约并开工奠基。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能够入驻胶南,正如海尔集团负责人所说:因为胶南具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

    海尔集团看中了胶南,也说明这里正在成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一枚重要棋子,这也是胶南市委、市政府立足临港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主动承接青岛“四大产业基地”辐射,狠抓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大亮点”取得的成效。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64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9%和40.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2亿元,利税10.2亿元,分别增长36.6%和20.7%。

    这两年,胶南市以发展临港经济为着眼点,积极寻求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符的“对应点”,转变招商理念,扬“保”避“压”,由“挖到篮子就是菜”到“选商引资”,着力引进有利于培育主导产业的“高大项目”,其中,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造船、韩国现代商社造船等投资过亿美元的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被省政府批准设立“山东省船舶工业基地”,初步构筑起以修造船和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的大工业体系。为有效破解招商引资土地“瓶颈”,加快推进项目进度,该市一方面大力挖掘闲置资源,积极开展“二次招商”,先后盘活低效利用土地1500亩,闲置厂房16.9万平方米,以此吸引外资到位1亿美元;另一方面,变以地招商为无地招商,在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基地开发建设了100万平方米机电电子小区,成为青岛西海岸新的机电电子产业基地。同时,总投资近百亿元的清华紫光、浦发金桥、韩国土地公社、温州创业园等开发投资主体的引进,提升了园区开发水平。今年,该市以新组建的重大项目办公室为主体,建立实行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对内外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30名优秀招商人才,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加快船舶制造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

    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撑,区域经济就缺少核心竞争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胶南市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科技发展基金,引导、鼓励、扶持企业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年,该市仅市级财政就落实科技三项经费1533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产品75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1家,青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4家和3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同时,该市依托青岛“六大产业集群”,突出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科技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相关项目,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先后引进总投资28亿元的46个高新技术项目,其中,工程总投资2.2亿元的东海药业被列入国家系列微生态药品示范工程。到目前,该市有66个项目被列入青岛市和国家级科技发展计划,有7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为增强工业企业承接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辐射能力,该市以技术改造为动力,以膨胀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为着力点,通过挖潜改造和推进企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工业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去年,该市累计完成投入7.8亿元,实施了15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1万吨衣糠酸等16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已有8个竣工投产。泰发集团加工基地、星火集团工业园等总投资过亿元的规模扩张项目,增强了产业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纺织机械、手推车、食品与药物、橡胶轮胎四大产业群快速发展,34家工业骨干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2亿元、利税85800万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49.2%和57.2%,带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总量达到了342家,使该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推车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青岛西海岸微生态药物研发基地、“中国纺织机械名城”。今年,该市又筛选了23个、总投资20亿元的工业重点技改项目,进一步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一个原则———历史欠账必须还

    这是胶南市党政一班人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的结论,对于一个县级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三农”问题。抓住了“三农”问题,就抓住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牛鼻子”。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和农民做出了较大牺牲,经济社会发展对“三农”的历史欠账越积越多,整体上看,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1986年,胶南市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3倍,而到了2003年,却成了2.11倍。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部分农村面貌多年依旧,特别是交通、医疗、教育等与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很多农村群众甚至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现状迫使人们不断沉思:农民就是县级党委、政府执政的群众基础,对“三农”的历史欠账,实际上就是对农民的欠账。农民安,则县域安;农民稳,则县域稳。不归还对农民的欠账,就谈不上“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胶南市委、市政府把落实政策安民,放活政策富民,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现实告诉人们:农民最讲实际,最注重实惠。因此,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反哺农业,归还“三农”的历史欠账成为胶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着力点。2003年,胶南市级财政向“三农”转移支付了4000万元,2004年又将转移支付增加到1.1亿元,各项涉农资金高达5亿元。一项项惠农措施让农民紧缩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在2003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和100公里村村通柏油路工程的基础上,2004年,胶南市又投资3.7亿元实施204国道胶南段拓宽改造工程、120个村120公里村村通柏油路工程以及解决110个村吃水难问题;投资2亿元实施一批水源开发、防洪工程除险加固、农田灌溉配套等水利工程;投资1500万元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改造,为农村小学生统一配设班车,免除了全市义务教育段贫困学生各种收费共计317.6万元,保证所有农家子弟都能完成学业。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列支3500万元,统筹发放城乡教师工资,稳定了教师队伍;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成立了慈善总会,募集善款2000万元,发放540万元用于弱势群体救助;实行市财政补贴社保、工资政策,帮助105名大龄失业和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维护失地农民利益,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先期采用过渡性办法,为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并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在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30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仅此一项,又为农民减轻负担3000万元,农民进入了种地“零税赋”时代。制定出台了城市规划控制区农民公寓楼和农转非村居民经济适用房建设办法,解决城市规划区居民住房紧张问题;采用公开考选的办法,从企业军转干部中择优录用了44人进入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解决了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帮助农村信用社落实债权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对农民的信贷支持。去年以来,该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创业条件。

    胶南市把镇驻地和中心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2005年北京国际缝制设备与辅料展览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变频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变频器
·变频器
·变频器
·可寻址讯通转换器模块
·可编程序控制器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槽针)
·单根嵌式舌针系统
·温度控制器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