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市场准入遭遇安全门槛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市场准入遭遇安全门槛

 
 

发布时间: 2008/2/3            文章出处:  

 
 

  由日本进口织机事件引发的纺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中国纺织机械标准化工作代表团出席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而再度引起业界关注。纺机质量安全已经逐渐演变成事关市场准入的门槛之一,任何从事机械进出口业务的纺机企业都无法回避这一课题。这一事实是如何出现的?它的表现是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度引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进、出口织机安全防护检查方面重视的“日本织机事件”,看似风头已过。然而,已于2006年6月29日起正式生效的最新版机械指令2006/42/EC,将于2009年12月29日起在欧盟内强制实施;IS01111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IS09902《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也将于2009年1月底进行表决;纺织机械的CE认证将以修改后的IS011111、IS09902系列标准为依据,成为机械制造商进入欧洲自由贸易市场的通行证。这些悄然而至的纺机质量安全的指令和标准,无不暗示我们: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纺机制造中心,质量安全将成为市场准入的—道隐形门槛。

潜 规 则
   2006年12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则“关于进口日本织机存在安全隐患的警示通报”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事情的起因是福建省检验检疫局对从日本进口的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实施检验时,连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此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进口的各类织机及国产织机产品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揭露了事件背后的潜规则:为了降低设备价格,用户在进口设备时往往拒绝购买保障设备安全的装置;纺机企业出口产品时,为了获得价格优势,将安全装置作为选择性的附加装置供客户选购。“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久而久之,规避安全问题成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日本织机事件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对纺机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随即提出,今后将加强对进口和出口织机及其他机电产品在安全隐患方面的检验。“国家机械安全认证中心”随后宣告成立,针对我国机械行业有关产品的安全质量进行规范和评定。

现 状

  纺机产品的质量安全,通常是依据质量安全方面的行业标准和立法来约束的。记者采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标准委员会秘书长黄鸿康时了解到,纺织行业中由于机械产品所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70%—80%。即便如此,产品的安全性目前还并没有引起纺机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为保证产品安全性而需要改变传统工艺和方法并投入额外资金时,企业往往视之为负担,或忽略或规避。而绝大多数用户在购买设备时看重的是产品的用途、价格和质量,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或者认为安全问题靠管理就能避免。

  黄鸿康介绍说,早在1999年,全国纺织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制定完成了纺织机械安全标准GB/T17780-1999《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并由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但由于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纺机行业的市场波动较大,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机制的变化等多种原因,我国对纺织机械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机械安全标准体系和基本的安全防护装置方面,我国还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测试标准来保证这些安全防护装置自身的安全性。这直接导致机械制造厂以牺牲机器的安全性为代价,尽可能选择低成本的安全防护装置,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防护装置。

门 槛

  前不久出访瑞士、德国等国家的中国纺织机械标准化工作代表团成员,亲身领略了世界先进纺机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严格管理,也切身体会到我国纺机行业加快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立法建设的紧迫性。

  代表团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ISO/TC72/SC8/WG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工作组会议上了解到,ISO11111:2005系列标准将根据欧盟新指令的变化而作出修改。新修订的ISO11111系列标准引用了60个左右的标准,其中大部分与机械安全有关。修改后的标准将对安全装置和控制元件自身的安全等级有具体规定。

  为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实现欧盟市场自由贸易,欧盟先后发布了针对低压设备、电磁兼容性、机械设备的多项指令,并规定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内容包括安全认证、合格认证、体系认证,其中安全认证是强制性的。通过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加附CE标志后方能进入欧洲市场。

  2006年6月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了最新版机械指令2006/42/EC。新指令在适用范围、基本健康和安全要求、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市场监督等方面都做了更为严格的具体规定。

  “如果说在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的过去,纺机企业投机潜规则可以相安无事的话,在市场国际化、我国纺机产品纳入国际市场流通领域的今天,机械的质量安全必将对机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和市场竞争产生深远影响。”黄鸿康深感加快我国纺机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立法建设的紧迫性。

  在中国制造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下,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全国纺机标委会对1999年版《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趁热打铁地提上工作日程。“这是在纺机行业强化和推广安全意识的好时机。”黄鸿康说,标委会日前已经召开了《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修订的第一次工作组会议,确定了该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

  “当然,法规和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只是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理论依据,执行才是关键,这归根结底是由企业的主导意识决定的。”黄鸿康说,纺织机械的安全工作首要的是唤起纺机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纺机产品的安全不仅关系到纺织机械制造厂和纺织厂的切身经济利益,更是我国加入WTO后,纺织机械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对某些机械产品实施强制性安全认证的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纺机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将会很快地摆到纺机企业面前。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常德纺机KS2B型经编机通过鉴定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变频器
·温度控制器
·扩展模块
·变频器
·直线导轨
·温度控制器
·港式横机
·无虚线编织机
·密度盘式横机
·毛衣编织自动翻针器机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