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地处内陆,毫无区域优势可言,然而近几年来却在国内纺织器材业连续稳居钢丝圈销售量的第一位。去年,他们的“猫”牌钢丝圈的销售量一举突破了40万盒,占据了全国钢丝圈销售总量的1/4。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重庆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一枝独秀?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崇明。
狠抓技改不动摇
技术改造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今的金猫公司各种现代化的专用设备取代了建厂初期的“土特产”,生产流程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生产总值、产量、质量、品种、利润都数倍于以前。杨董事长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进入茶园工业园区,目前公司3500万元的技改项目已列入重庆市的重点技改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力争把金猫打造成为西部重要的纺织器材生产、出口基地。”
科技创新不懈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不断跟上市场需求,及时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先后与大连轻工学院、重庆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所开展了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他们重视研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特别是自主研发新产品,不断地在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完善提高,在产品质量及可靠性方面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替代同类进口纺织器材的显著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与大连轻工学院邵礼宏教授合作研制成功BC系列钢丝圈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专利,在很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和能力。该产品通过独特设计和先进的工艺制造,其适纺性能大大优于其他传统型号产品,大受市场欢迎,特别适应纺化纤、混纺、绢纺等纺纱工艺的要求,效果显著。
科技的力量使他们尝到了甜头,他们一鼓作气扩大了合作领域。两年前公司又研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SP钢丝圈。该产品有效延长钢丝圈的使用寿命,将其用在纺纱机上,纺纱毛羽明显减少,条干均匀稳定,纱断头率比普通表面处理钢丝圈减少30%以上。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纺织企业欢迎。去年,他们又投资200多万元,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历时两年,研制出运用纳米技术进行表面处理的新产品——NT钢丝圈。到目前为止,该产品属国内首创。产品一上市立刻得到了众多客户青睐,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和重庆等数十家纺织厂纷纷使用,反映良好。
开拓市场不畏难
在纺机行业里,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只能算个“小个头”,且处纺织不发达地区,远离市场,没有区域优势。为了拓展产品市场,他们为自己制定严格的供货时效制:市内8小时,市外最多3天;特殊情况时间更短。2003年“非典”期间,他们为了满足纺织厂生产口罩布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研制到批量生产的过程,及时供给了厂家急需的纺织器材。他们用优质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产品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的份额,而且正信心十足地与国际知名品牌拼争市场。2002年底,在印度纺织技术国际展览会上,许多长期代理欧美等发达国家知名品牌的客商,纷纷冲着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的“猫”牌BC系列钢丝圈而去,主动寻求建立产品代理和合作关系。在刚刚结束的土耳其国际纺织机械器材展览会上,公司的“猫”牌系列钢丝圈凭借优异的纺纱性能和适中的价格,引起许多客商的浓厚兴趣。展览会后,埃及、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代理商、纺织企业纷至沓来,要求定货。现已有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埃及等国家有实力的外商,与该公司保持稳定的往来。“猫”牌系列钢丝圈的市场份额在这些国家里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强势增长,打破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与日本金井、德国R+F等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之势。
编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发展的理念和规划目标,但执行起来却有很大的差距。作为民营企业,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不具备地域优势,他们的前身也只是一个街道开办的小厂,但是他们却在钢丝圈这个小小的纺机器械上做出了文章,成了在国际客户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在一件事上做足功夫,同样能够赢得市场,这笔账不管怎样算都不吃亏。把一个产品做精做专,而不是面面俱到涉猎多个产品是金猫公司的选择,这是基于自身能力的选择,也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