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实施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名牌战略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实施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名牌战略

 
 

发布时间: 2003/12/1           文章出处: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 

 
 

    一、“配角”一词的提出,主要是涉及自己的定位

我认为,一个自然人也好,一个演员也好,一个运动员也好,一个国民经济的细胞,一个企业也好,进入这个社会之后,进入这个角色之后,都必须找好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位置定下来。然后在自己定位的基础上,向着自己的目标进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纺织机械是指一个行业里一台机器的一个整体,它由多种零部件组成。主机是主角,纺织器材、配套件很自然的形成了“配角”。一台机器作为一个整体一个主体,为整体服务的零件、部件、纺织器材、纺织机械的配套件等等,都必须围绕这个主体,这个“主角”,当好“配角”,围绕着主体的发展而发展。

    1.jpg (9346 bytes)这样,客观上把“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提出来了。形成了今天说的“配角”。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说提出当好“配角”,把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定下来定好,叫做“定位”。

   二、“配角”与“主角”的辩证关系

   提出这个定位,说明我是“配角”,是不是降低了我们的身位,贬低了我们的地位。我认为不是的。任何事务都是辩证的关系,都是矛盾的,都是对立的统一。你和我,大和小,主和次,主角和配角,都是相对的,暂时的,都是对立的统一。我们为主机配套,设在“配角”的位置,而主机厂为大的成套项目服务上,它又成了“配角”,这是个辩证关系,丝毫不会贬低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

   由于历史的原因,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也曾造成过人为的分割。当今科技迅猛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和新经济时期,有些提法值得探讨。与纺织机械类似有关的轻工、食品、包装机械行业也没有把机械和器材配套分割单列。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变革,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组织形式会越来越多,相互的协作件、配套件也会越来越多,协作件、配套件不可能与主机分割。梳理机械离不开针布,纺纱机械离不开皮辊、皮圈和筒管,织布机械的配套件、协作件和器材更多,我们从绍兴地区了解,他们称之谓“小剑杆织机”的零部件已经实行了社会化大生产,可以全部进行社会采购。这样,什么是零件,什么是器材,什么是配套件,零件和器材、配套件的界限难以区分介定。由此说明机械的部件、零件、配套件和所用的器材与主机融于一体密不可分。

    当然,实行单一计划经济时期,超越了商品经济阶段而去实行产品经济,产品实行分配,实际有许多产品并没有形成商品。而今实行市场经济,把产品变成商品进入市场,还要体现商品的价值,一台机器少一个零件、部件、配套件和器材也都不能形成商品,不能体现价值。零件、部件、配套件和器材都应当是与主机融入一体密不可分。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我感到要从思想认识上、观念上逐步解决。

   三、“配角”要主动,“主角”也不能被动

  认识到“主角”与“配角”的辩证关系之后,认识到一台主机与所需要的零部件、纺织器材、配套件应当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只是零部件在社会上进行生产的地理位置不同。这样,都能围绕一个目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论是“配角”也好,“主角”也好,双方都应当主动。

   织器材、纺织机械配套件的生产企业,要主动的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主动的争取为“主角”配套,为“主角”服务,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服务社会,增加效益。

纺织机械的主机生产企业,也要主动的与纺织器材、配套件生产企业进行联系。按照主机的技术标准,向他们提出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争取他们能为主机配套服务,提高主机水平,同样也是扩大生产,为社会服务,增加效益。为了演好这台戏,不论主角、配角都得主动,相互配合。我们相信,在两个主动的基础上求得“双赢”。

   我和协会的王秘书长于今年四月份在浙江三友集团看了他们摩托车生产线,他们打破常规,不但零部件实行社会化大生产,而且实行了协作件、配套件的现场供应,我给他们起的名称叫“工业超市”。他们相互之间主动配合,产生了很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他们那里,没有主次之分,都是为了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他们是发展、发展、再发展,创新、创新、再创新。我们看过之后很受启发。所以,我提出“配角”要主动,“主角”也不能被动。

   四、“配角”有成就,也有差距

成就和差距,也是相对的。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成就说明过去,找出差距可以为自己找出奋斗的方向近年来,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配套件生产企业围绕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做好服务工作这个目标,采取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得到了长足发展。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改革、改组中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高中低档产品齐全,不同行业参与、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并同步发展。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加强管理,提高素质,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化学纤维生产到纺纱、织造、染整所需的多种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的配套件可以说品种齐全,可以做到为主机配套服务,为纺织化纤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服务。纺纱用的各种梳理器材,纺纱用皮辊、皮圈、纱管、锭带,织造用的各种器材特别是无梭织机用的钢筘、综框、钢片综、刺轴,针织和非织造布用的各种织针、沉降片以及化纤行业用的各种纸管、金属筒管等等都有长足发展,而且还创出了诸如化纤纺丝喷丝板、精梳机整体锡林等一批名优产品。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配套件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走出国门进入了国际市场。2000年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出口创汇比上年增加39.5%。其中钢丝针布增加68%,沉降片增加27.4%。

   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配套件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是纺织器材企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积极开发研制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九五”期间的“两机”专项中,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按项目计算,“两机”共21个项目,纺织器材和配套件有11个,占57%。按投入的人民币计算占总额14.86亿的21%,按用汇计算占总额1.56亿的37%,从一个侧面说明领导对纺织器材的重视和支持。其中包括从日本山田公司引进多臂技术,从瑞士格拉夫公司引进梳理器材技术,从法国佰克力公司引进异形筘制造技术,从德国斯明克公司引进铝综框制造技术,从瑞士韩西克公司引进边撑齿轴制造技术,以瑞典、日本、德国的储纬器技术,还有钢片综技术以大卷装织轴技术等等。目前,多数项目都实施得很好。“九五”期间国家立项的“新型染整设备及工艺技术”一条龙专项的16个项目中,除了主机以外,同样也把4种配套件列为重点之一,项目占了四分之一。三是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以及有关中介组织的积极组织协调,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双向服务”促进纺织器材的发展。

   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从纵向比确实有很大提高,但从横向比还有较大差距。承认差距是为了缩小差距,消灭差距。前边的节目中傅瑞华、姚孟利同志介绍今年日本、新加坡的纺机展,实际上介绍的先进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和配套件技术,也就是当前我们的差距。那么,我们的差距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差距的具体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两个占有率低”。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还有很大的不适应。

   产品品种不适应。目前还有不少缺门的纺织器材。国际上不少先进水平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随着科技进步早已更新换代,而我们不少器材产品仍然是“老面孔”。国际上有不少名牌优质纺织器材和配套件问世,而我国仍然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没有国际品牌的优质产品。

   产品质量不适应。这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产品只求做得“像”,而不求做得好。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生产的企业中,建立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企业为数不多。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水平不佳,替代不了进口。2000年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产品出口虽然比上年增加了39.5%,而进口增加了45%,进口用汇总额却是出口创汇额的3.9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多而不精。

   市场占有率低。据统计资料分析,2000年进口纺织器材和配套件耗用外汇2.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的金额与国产纺织器材配套件的销售收入还要多,可以说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只在50%左右,这与我国纺织器材配套件的生产大国很不相称。

   技术含量低。纺织器材和配套件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消耗型的初级阶段。据海关进出口资料分析,2000年出口钢丝针布的吨创汇为0.55万美元,而进口钢丝针布的吨用汇为2.19万美元,进口为出口的3.9倍。针织用沉降片的出口吨创汇为1.45万美元,而进口沉降片的吨用汇为7.77万美元,进口为出口的5.2倍。织布梭子出口是我国的优势,2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专利在企业创新和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扩展模块
·LGA “龙星”牌港式横
·LGC “龙星”牌港式三
·毛衣编织自动翻针器(自动
·LD “龙星”牌无虚线纺
·LY “龙星”牌密度盘式
·LHA “龙星”牌韩式横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