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讲一下“双11”以后要做什么,这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在“双11”前后,大家应该在很多场合,无论从外部内部,听到了马老师讲的五个“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和新技术,这是为阿里巴巴未来二十年发展所指明的战略方向。在今年“双11”结束的媒体大会上,我已经明确说了,今年的“双11”,从“双11”这个本身的活动来讲,这个节日来讲,我们把它定位在阿里巴巴走向新零售的起点,但是我想它绝对不应该只是新零售。
今年的“双11”结束以后,它既是一个“双11”圆满的句号,同时又应该变成我们走向未来的起点。我们的未来是什么?就是我们怎么走向这五个新,怎么样把阿里巴巴整个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在五个新的战略思想下面,能够发展成为战略行动,发展成我们的战术,发展成我们的行动表,这个是我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必须去做的。
在我们的五个新当中,我想说一下,其实新零售跟“双11”比较相关,但是在今年的“双11”当中,我们看到在面对新零售的时候,大家不要狭义把它理解成为新零售就是线上跟线下的互动。全渠道只是新零售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想新零售有很多表现形式。我刚才说到的网红经济,个性化推荐基础上的用户交互行为,用户的购买动线的改变,都应该被纳入到新零售的考虑当中。我特别想讲一点,在今天我们的技术大力发展,同时我们来大力倡导,用技术、用个性化、用大数据来Empower业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怎么样能够实现技术和商业的完美统一。我们必须要去集中考虑和发展市场机制建设问题,去考虑在充分个性化以后,消费者是获得了个性化的推荐,但是商家却因此面临了高度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所有相关同学都应该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搜索、推荐、算法同学、所有做技术的同学,都要去了解商业;所有商业的同学,都应该了解一些技术的入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技术和商业更好地统一起来,不然商家是没有办法更好地参加下一次“双11”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问题,必须要在技术和商业中间获得一个完美的统一。阿里巴巴的电商生态体系,我认为最忠实的、自觉不自觉地实践了邓小平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商家在这里经营店铺,就是他的地,把地经营得越好,收成越好,我们的市场机制鼓励他们把地经营得更好。
今天我们希望用更好的去代替,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第一,商家的确定性在哪里,第二,商家的自驱力在哪里,商家凭什么愿意主动做一些事情,而不是等着流量到来。这是大淘系所有前台业务团队共同要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平台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这个平台上的所有商家都是等着个性化来流量,大家可以想像,这样的话,这个市场机制会被彻底颠覆掉,这个“双11”就不可能这么成功,我们的平台是不可能发展的。“双11”为什么成功,不仅仅是我们的小二很努力,同时在外部,我们的商家、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卡车司机,我们的运送工人、我们的客服,每个团队都在准备,99%不是我们主持号召的,99%以上都是商家自己准备的,是快递公司自己准备的,他有自驱力,他为了这一天要去准备。
如果我们打破了商家的自我驱动力,这个生态体系的核心规律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业务问题,本不该在今天集团层面的大会上提,但是因为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恳请所有淘系管理人员,搜索团队的技术大拿们,仔细去考虑这个问题,考虑个性化以后,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不是说个性化不好,个性化非常好,不然我们今天不会获得这样的成绩,不会获得这样的提升。但是我们需要在新的高度上去考虑商业和技术的结合。
第二个是新技术。在“双11”以前,集团层面开了好几个会,有一个话题是讨论五个新的时候特别讨论了未来的技术方向。今天阿里巴巴集团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未来一定是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和商业的统一,而这个中间,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立身的根本。今天每个人都在谈人工智能,全世界都在谈人工智能,全世界都在谈AR、VR,全世界都在谈这些新的技术,未来的广泛应用空间。我们希望能够更大力的投入到未来技术的研发当中,愿意投入更大的资源,希望所有的团队能够在自己业务的各自领域内前瞻性的去投入,这是非常难的,既要看脚下,又要看未来。
有人对我提到HC。但是我用一句老话说,怎么样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这是一句玩笑话,但首先是站在集团,我希望首先看到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坚持和投入。我们的战略投入必须分优先级,只要大家做了选择,只要这个投入不是黑洞,集团愿意追加人,愿意投入,但是我首先希望看到大家的努力和大家能够清楚地定出这个努力的方向和进行的选择。
我想今天当阿里的业务扩展到很多人最近真的都在问,阿里的边界在哪里,马老师的回答是,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但是他同时要求我们作为人是有边界的,我们必须在这个上面做出优先级选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大力把现在的存量资源投入到下一代的技术研究,计算平台,人工智能,这些代表着未来技术方向和未来商业进步的、巨大空间的场景当中去,这个是我们在新技术上需要去做的事情。
第三个是新能源,是指大数据,不是煤、不是油,这是越用越丰富,而不是越用越少的能源。我们所有团队都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团队怎么做到一切业务数据化,现有的业务怎么样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怎么样因为数据让业务变得更好,怎么样充分运用好大数据。今天的个性化还不够人工智能,我们必须真正走向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第二,一切业务数据化,同时要考虑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的意思,就是一切业务都要用数据来支撑,插上翅膀来发展;一切数据业务化的意思,就是说必须要去寻找基于大数据产生新的业务的机会。阿里云,如果认定大交通是一个大数据的重大应用场景,就去把它建制成为一个业务,就把这个行业去打穿,就去把全国各地都建设成多少个像杭州城市大脑一样。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去选择开辟新的战场,建立一切数据业务化,去建立新的业务。阿里的业务奇妙就奇妙在每过几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出新的业务来,我们是时候能够生出新的业务来了。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发挥我们的技术,发挥我们的创造才能。
新金融大家都知道,新金融的重大责任落在蚂蚁身上。最后,我想说一下新制造,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这里抛一个我们最近讨论以后的观点,其实给大家思考,特别给淘宝同学们思考。新制造必须考虑怎么样让淘宝能够承担这个新制造的使命,真正利用新制造机会让淘宝升级,真正抓住这个机会实现C2B,网红经济已经是一种意义上的C2B,但是淘宝土壤能不能产生千千万万个网红,能不能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C2B,这是我们要去努力的方向。
当然在五个新上面,我们每个团队都要去考虑跟这五个新里面的哪几个有关系,应该说跟绝大多数都有关系。在新零售里面,我们必须去考虑电商和新一代的营销,品效结合,全域营销,营销娱乐化,各种各样的营销结合。原来的传统零售时代是货送得越快越好,这是物流要去做到的,今天要考虑的,就是我在菜鸟第一天说的一句文绉绉的话,“菜鸟要做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云供应链管理平台”,这句话很绕口,但是通俗一点看,就是在新零售时代下怎么样让货的流转更有效率。基于大数据,每个团队都要去思考自己跟相关的五个新,在这个中间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业务方向应该如何变化。我们需要用好“双11”以后的这段时间,沉淀、们复盘“双11”,面向未来去思考我们每个业务团队跟五个新的关系,我的打法,我的思考方式,战略因此发生什么变化。
我记得2008年我刚到阿里的时候,阿里巴巴提出了新商业文明.阿里巴巴的路径都是,我们提出一个战略思想,通过实践不断去修正,最后形成之后,回过去看非常条理通顺的战略。今天我们又一次进入到一个新的旅程,我们必须用实践创造出这五个新,对我们业务的巨大的推动,最终回过头来看,我们能够赋予这五个新非常实实在在的含义和价值,这也是我们所有集团管理人员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去做到的。
四、
最后对所有在座的管理人员提几个希望和要求,“双11”除了复盘业务、复盘文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自省,我们需要皮实自省,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自我认知。在这次“双11”当中,我也观察到很多的变化,我也有很多想法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一张图、一颗心”。我们每年有那么多的新人加入,我们有很多老员工,我们各个业务部其实涉及到了今天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最近我们又进入到了文化娱乐产业,范围越来越大了。怎么样形成一张图、一颗心?我的观点,首先必须是一颗心,才有可能一张图,为什么?因为本没有一张图,图是画出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形成一张图,必须首先有一颗心。一颗心很难,但是我希望几万人要形成一颗心,有几点想法希望大家借鉴。
在组织体系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必须从自己开始,有一颗通透的心。这次“双11”很典型,我们是跨兵团作战,有很多小二都参与了,有很多将军,师长、团长可能要受一个连长的指挥,为什么?要打仗,要有调度,各司其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观察到了,其实今天阿里随着来了很多最近几年来的同事,大家在面临这样一个情况下,有的时候,说话还不够直接,开会还是一团和气,该说的时候不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是有业务判断的。我想说,每个人首先要做到一颗心,能不能首先有一颗通透的心,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不要紧,我们互相争论一下。
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甚至激烈地去讨论一些问题,但是这个背后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一颗通透的心,我们绝大多数的员工都非常的努力,非常的敬业,非常的全情付出,尤其在“双11”这个场景下,所以我的回答是:我们尽力,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只要尽力,问心无愧就好。主动做到简单,主动做到通透,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更容易,更通畅。
第二点,我们对客户要多一点敬畏之心。小到一行代码,一个购物车的处理,一个营销工具的降级,都会影响客户,我们必须感同身受。客户为“双11”可不只是准备了几个月,他们很多人的备货是从春天就开始的,我们怎么样能够对他们有敬畏之心,能够真正把他们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个需要更多的走进客户,更多有体感,有敬畏之心。
最近发生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小二,往好了想,可能太忙了,往差了想,就是态度不好,比如对客户傲慢,找不到人,答非所问,比如说的事情没结果。我们只要抱着一颗对客户的敬畏之心,我们总能比现在做得好一点,找到自己的很多问题。也许客户提的要求未必完全合理,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抱着一颗敬畏之心,真正敬畏我们的客户,真正敬畏他们在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愿意在我们平台上尝试,做了很多很多次的小白鼠,被我们很多次的折腾,这些话都不是虚的。
第三,我希望团队之间互相多一点包容心。没有人一直是神,总要犯错的,当我们互相之间看到别人的错处的时候,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做新的事情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出错的人除了个别意外的,总是心理压力很大的,他知道自己错了,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协作要双赢,双赢就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也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道理。我们不是一个只讲理不讲情的公司,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情,需要让所有的小二从自身开始做,从在座各位开始做,我们一定能够影响到所有的几万名小二,能够对客户真正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之心不是客气,不是给他倒杯茶,不是请他玩,是真正敬畏。
最后一个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就是责任心。如果每个人多愿意做一点,多愿意替别人担当一点,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做的事情会变得更顺。
所以我特别在结束的时候,希望把这几颗心送给大家,也真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每年能够创造一个“双11”,而且能够为我们的客户、为我们的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得到不是当面的称赞,而是发自内心的喝采。我们今天的主题叫“尽情尽再出发”。今天我们是再出发的日子,我们一起擦擦尘土,好好沉淀再出发,走向战略方向上的五个新,真正走进客户,走进用户的心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杠秤,我希望在我们客户的心里有我们的分量。
谢谢大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