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服装业:“用工荒”终结廉价制造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认为,“用工荒”实际上是“中国制造”结构向好前的阵痛,也是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黎明前的曙光。它将倒逼企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企业文化发展、沿海城市“固民政策”的出台,乃至中华文明的复兴。

    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机遇,关键是如何把握的问题,进而如何在思维上、战略上做好充分的提前准备。

    转型不是一日之功

    国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案例值得我们反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是世界制造中心,1955-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人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加入制造业大军。这段期间,“农民工”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4%。以至于后来,日本农村劳动力大量缺乏甚至到城市“招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保留了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高端市场,而逐步将其他制造业转向台湾和中国大陆,完成了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综观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路径,目前虽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占据着世界制造中心的位置,但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倒梯形结构已经开始呈现,中国劳动力富余供给的情况已在发生改变。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分析未来面临的出路,笔者发现,一是,一定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早准备、早适应、早执行,改变靠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的高效、低耗的技术密集型卓越制造转型,这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和各地政府在讨论和思考的重头题;二是,向资源相对低廉的中国内陆地区及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转移,但绝对不是重复改革开放初期的路子,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再反思;三是要引入“退出机制”,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在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短短的2.9年,淘汰机制已然在加快运行。

    抓好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能。正如《中国100家企业CEO调查白皮书》中所说的:“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要求企业在创新、经营管理和人力绩效三个方面有显著的提升,重塑企业的核心能力……重塑中国企业,企业必须要回归到基本面,即通过持续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以及高效的人力资源来获得可持续的增长。”

    王吉万认为,在危机之下,中国鞋业需要从多处着眼,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只是一方面,而建立新型和谐的用工关系,更新用人理念,真正关注员工的生活及娱乐,用人文关怀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留住员工,则是下一步企业管理的重点;王吉万说,实行校企结合,与职业学校合作,尤其是长期缺工企业,应与高校长期建立用人合作关系,引进劳动力……这些方式是根本举措的必要补充。他号召中国制造要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法,不能照搬国外那一套。

    面对“用工荒”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王吉万给出的答案是,“‘用工荒’不是小事,我们要看到简单现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大事。企业仅仅采取一些表面的应急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作为战略课题来研究,企业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在亨达集团管理层看来,改变传统的依靠人口红利资源、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依托技术创新、营销模式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新的价值型企业成长模式,早已是迫在眉睫。亨达为此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深入的转型。

    与“用工荒”寒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虎年春节上班后,亨达集团却呈现出火热的招聘面试场面,这与长三角、珠三角类似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返乡过年的亨达员工不仅全部按时返厂,同时还从家乡带来了500多名新员工,企业目前已经成功招工1000多名。亨达集团总经理单存礼说,“2010年,是亨达发展最关键的一年,上市将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持企业发展。亨达此次扩招新员工1000多名,满足了刚启动的国际数码工业园的用工需要,也为公司今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普遍“用工荒”的情况下,亨达集团却能实现成功招工并实现持续增长,其独特的基因和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技术与创新双驱动

    还是亨达的案例。近年来,亨达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每年都将营业收入的5.6%投入到研发中来。王吉万介绍,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平台,每年研发新产品72000多种,转化上市36000多种,每年召开新产品、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经行业专家鉴定,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亨达申报并得到国家批准的国家专利已达6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150多项产品(技术)荣获省级或国家级大奖。同时,企业还拿下了“皮革无缝粘接技术”、“抑菌防臭净化鞋生产线”两项国家级技改项目,成为皮鞋行业仅有的两项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的国家技改项目。王吉万曾经给我们算过一笔账,以企业自主研发的“皮革无缝粘结技术”为例,按照每双鞋1.5平方英尺,全国年产皮鞋90亿双计算,年节约皮料可达22.9亿平方英尺,年节约资金达573亿元。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46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